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壞事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爭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團,是常見的事,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從吵到好的過程中,孩子開始正確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能力、體力、智力,切身體驗自己和集體的關系,學會申辯自己的主張,逐漸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讓、控制自己和幫助別人的能力,從而不斷克服困難,積累經驗,拙壯成長。
獨身子女吵架,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一件好事。因家中常以孩子為中心,生活環境單一,使孩子養成不會處理復雜局面,凡事都依賴父母的習慣。而孩子在玩耍中的吵架,互相爭奪和幫助的“外交”活動中,在家中是無法學到的。
常見孩子吵架,家長表現不同。有的狠訓孩子“別跟他玩!”“快回家”這樣會導致孩子離群獨處;有的卻說:“誰打你,你就打誰打壞了有爸有媽!”這會使孩子產生報復心理;有的訓斥別人孩子,助自己孩子的威風,混淆是非界限,這樣助長了孩子的依賴性。這些都無助于孩子的獨立能力、頑強精神的培養,并可能使孩子們喪失言歸于好的良機。
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吵架家長不要做過多干預,只要沒什么危險就可以。等事情過后家長心平氣和地問請孩子吵架的緣由,讓孩子從中分辨對與錯,家長再從中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從吵架中明白是非曲直,懂得更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