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讓孩子告別小氣
和這群孩子相處已經兩個月了,漸漸地我發現很多孩子都會表現出小氣的特點。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經常以自我為中心、只想到自己的感覺和需求,從不考慮別人。他們總會說“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杯子”、“我的娃娃”“什么都是我的“……
現在的家庭里,父母將過多的愛給了孩子,即使是孩子的無理要求父母也會無條件的妥協。好吃的蔬菜先給孩子吃,好吃的水果先給孩子挑,時間長了,孩子就會以為自己是中心,不管在幼兒園還是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圍著我轉,造成了幼兒自私、小氣的心理。
當孩子出現了這些問題,家長應該和老師一起努力,抓住鍥機、及時教育。
首先,一個家庭要創造分享的家庭氛圍。而在學校里也要創造分享的學校氛圍,讓孩子學會分享。可以從一袋零食開始,開始孩子可能會哭或哀求。但是我們應該正確引導,不能讓步。只要一個孩子學會分享更多的孩子就會學習。
第二,讓孩子學會贈與。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大方的寶寶就要讓他學會贈與。在家里,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把玩具、衣物等捐出來,讓他知道:自己的東西應該拿出來和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在孩子做出好行為的時候父母應該及時肯定、贊揚。在學校里,老師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零食、玩具拿出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讓孩子享受分享帶給他的樂趣,并喜歡分享。
第三,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要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于不合理的或不能及時滿足的要求,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能過分遷就。因此,父母和老師要有想法。培養孩子的耐心。
第四,要引導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在很多活動中,需要好朋友之間互相合作,所以。讓孩子在合作后感受到做事情的成就感,體會到團結互助的快樂。這樣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大方、共享的心態。
要讓孩子告別自私、小氣的心理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則,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父母。孩子整天和父母在一起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孩子是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希望,要讓這份希望茁壯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