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給孩子放開零食嗎(1歲半)
你敢給孩子放開零食嗎?(1歲半)如題,你敢給孩子放開零食嗎?
我放開了,也沒想象的那樣糟糕!
隨便孩子吃零食,我們印象中的結果就是——孩子吃了太多零食,不好好吃飯——所以,我們大多控制孩子的零食數量和種類,定時定量給。
我以前也是這么做的,(不給吃也是不對的,孩子需要硬硬的餅干磨牙、需要拿食物出門跟小朋友交往)只在早飯后和午睡起來喝完奶后給一兩塊餅干吃;從不主動給糖,如果見別人孩子吃糖,要的厲害,就給一顆,但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顆;所有零食是我從大超市買來,徐福記、旺旺等放心些的,家里其他任何人不能擅自給孩子買零食。
本來覺得這樣挺好,可慢慢的就發現了問題,每次給小福兒拿零食,她都超級高興,而且能吃不少——一袋小饅頭、兩塊雪餅;對糖超級渴望,見了都要。會不會孩子對零食有了心理需求呢?會不會覺得零食沒有滿足她而有所期待呢?這種習慣雖然還可以,可如果將來不再是媽 媽給零食,而是自己有機會接觸到零食,會不會因為這種心理需求而餓補呢?——就像現在很多放了學都聚在校門口小賣部買垃圾食品的那些孩子一樣。
我開始試著給孩子放開零食——滿足孩子對零食的心理需求,不過同時有規矩存在——繼續好的零食習慣。
我把所有的零食放在客廳的一個抽屜里,小福兒可以自己夠得到,想吃可以自己拿。
早中晚飯和奶粉定時定量給,不給孩子特別餓而飯沒有做好需要大量用零食代替的機會。
只要不是離吃飯特別近的時間,她拿了我都不會制止,請我幫忙打開我都樂意。
她會嘗嘗一種,吃一點再打開另一種,同樣允許——重在味道和感受,而不是填飽肚子,我理解。
偶爾早上剛起床或馬上要吃晚飯想起了零食,拿來要幫忙打開,這是堅決不幫的,這是規矩,習慣了她也能遵守,要求一次不行就算了。實在太想吃,趕緊用她喜歡的煮雞蛋吸引過來(這一段超級喜歡自己剝雞蛋殼掰雞蛋白吃)。
這樣將零食放開沒幾天,福兒爸驚呼,“你看,她根本吃不多少,小饅頭以前一次一袋,現在吃了幾個都不吃了!”
呵呵!小福兒真棒!
莫非真有心理需求這一層,現在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