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傾聽——尊重孩子的話語權
蹲下來傾聽——尊重孩子的話語權 自從出生后就天天圍著她轉,連看電視的時間都少了很多,周日晚上偶然打開電視看到北京衛視正在播出《媽 媽聽我說》,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光頭樂嘉主持,著名編劇六六作為情感觀察員,20位萌寶傾情加盟點評團,明星媽 媽、素人媽 媽傾訴育兒煩惱,現場氣氛熱烈火爆。也被吸引了,平時我是反對她看電視的,但是看到這么有趣的親子節目,而且是分析母子(女)關系的,對以后溝通教育孩子很有好處,所以難得全家坐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節目一開始就強調了話語權,讓媽 媽聽孩子說。作為中國人思想中總是有一種老式家長的權威在里面,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甚至打罵孩子。80后的我們在這方面已經有所進步,比起我們的父輩好了很多,但做得仍然遠遠不夠!秼 媽聽我說》這樣一個平臺很難得,讓很多問題母子(女)開誠布公的溝通,把話語權交給孩子,媽 媽作為傾聽者,讓孩子和媽 媽有一個平等對話的平臺,從而解決問題。同時也給電視機前的我們帶來深刻的反思。這個節目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00后,他們生活環境很優越,接觸的都是現代電子設備,看到的是玲瑯滿目的多彩世界,但是我發現他們的內心是非常純凈的,而且不是蠻不講理的熊孩子,而是非常有條理、思路清晰并且講道理很理性的孩子們。我不得不感嘆一句:少年強則中國強,有了00后,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強大!
其中有一段是探討應不應該打孩子,我認為還是盡可能的少打。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淘氣了那一刻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腦還沒反應過來,手已經打下去了。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心里也在流淚。但我打孩子有個原則,只能用手打屁股,這樣小懲大誡,讓女兒知道犯錯了也就達到目的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打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一是有些道理她能聽的明白,二是我每次想要打之前都深呼吸,數到三,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后問個為什么。 一般只要她回答,只要能說出原因,幾分鐘過去我的火氣也消了,其實小孩子嘛,淘氣是難免的,只要沒什么原則性的大問題,至于打碎只碗、弄丟本書之類的小事情,就沒有必要大動肝火了。
其實打從來都不是目的,家長很多時候只是恨鐵不成鋼的一種無奈,既然可以通過溝通解決問題,那么就把話語權留給孩子,多聽聽孩子的解釋,也讓家長和孩子的心能貼的更近些。
不得不承認節目很寫實,有了小朋友的加盟,也非常感興趣,看的很認真。我一邊看節目一邊在檢討,平時陪女兒看書游戲,給她擁抱給她親吻,看似時時刻刻陪伴,溫馨甜蜜,可有時候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說到這我想起一件事,前些天帶去海洋館,答應給她買一個企鵝背包,可到后來她又不要了,還哭鬧發脾氣,當時我狠狠的批評了她一頓。兩天后再問她為什么不要企鵝背包,懂事地說太貴了,那一刻讓我淚奔。女兒如此懂事,壓制著內心的愿望,煎熬糾結不懂發泄,而我沒有耐心引導,沒有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讓孩子受到了莫大的委屈,究其原因就是不溝通,沒有尊重孩子的話語權。三歲半的她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表達也沒有問題,如果多溝通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誤會,也不會讓孩子無端受委屈。
如果家長每次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責備與發難,而且蹲下來,和孩子平等的交流,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我想父母收獲的是更多孩子純真無邪的感動,而我相信聽了孩子的解釋,回饋給孩子的肯定是擁抱和親吻,而不是憤怒與咆哮。
最后感謝《媽 媽聽我說》這個節目,不僅讓我看到了樂嘉的機智、六六的幽默、萌寶們的可愛,還有無數的震撼與反思,給我們家長上了一堂很值得反思的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