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在孩子的問題中反省自己
之前參加一次培訓,聽一位專家說講述一個她朋友孩子的事情。她的朋友為自己的兒子苦惱不已,因為她兒子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特別愛哭鬧。一點點小事,就會觸發他的情緒,然后一發不可收拾。他的媽媽為此非常的頭疼,經常被他的哭鬧惹的心煩意亂,哄過罵過打過,但是效果都一般,他媽媽賭氣的時候甚至說過,不要這個孩子算了。
束手無策的她找到了這位專家。專家笑著說,“你還好意思說不要兒子了,我看問題都出在你的身上。”這位媽媽感到很不解,怎么問題就在自己身上呢。專家解釋道:“你家兒子是剖腹產出生的孩子,比起順產的孩子,他天生缺乏一種安全感,并且他的語言能力比同齡孩子發展得慢,所以交流起來也比較困難。當他遇到問題時,不懂怎么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你們大人不試著去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只是一味地責罵。你說問題是不是在你的身上?”
聽完這段話之后,反思的不只是他的媽媽,我也有了很深的感觸。剛剛進入這一行的時候,每次看到孩子哭都會很心急,問東問西,關懷備至。可是時間一長,見到的這種情況多了,就開始習以為常了。就像上面的那位媽媽一樣,甚至會覺得有些煩,不再像當初那樣,關切地追問孩子哭的原因。
的確是像那位專家說的那樣,當孩子開始哭鬧時,大人就開始在小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孩子不聽話,孩子無理取鬧,孩子天生就愛哭…大人們在孩子上找到了千千萬萬個理由,卻忘了在自己身上找找問題。是不是忘了關心孩子?有沒有及時幫助幼兒解決他能力之外的事情?有沒有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有沒有耐心的去詢問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如果沒有,那么你并沒有權力去責備孩子。
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能反映大人身上的問題,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所以我們更該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也能從孩子的角度為他們著想,解決他們的困難,從他們身上的問題去反省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