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對孩子無心之語而特別橫加指責嗎
? 和我一起乘公交車上下班,上班的地方離家不遠,出門走大約十分鐘路,坐一個公交車站就行了。只不過這一站還是比較遠,中間要過一個橋。是一個話比較多的小孩,每天送他上幼兒園的途中,他總是有很多問題,對于一路上遇到的各種牌子,各種類型的車子都已經很熟悉了。現在每天坐車上下班,同樣是話很多的,比如看到公車上的電視在放動畫片,就笑哈哈地說啥啥啥,有時過橋也會從座位上起來跟我講“媽 媽,下面是河,我們正在過橋”……對于孩子的這個話多,我實在是沒有辦法制止,只不過時時刻刻要求他聲音盡量小些,不要影響到其他人。但孩子就是這樣,剛剛還小聲跟你說話,但下一秒他又忘了。當然,很多人也都會理解這是孩子的特性,對于他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或一句接一句的話,很多人都抱以溫和的態度,還有一些人說孩子真聰明。
不過昨天卻遇到了一件讓我很惱火的事兒。我們只有一個站,但剛好這兩個站之間除了要過橋以外,還有一個大轉彎,經常要等紅燈很久。我們坐在媽嬰專座這,也一直在指著外面一棟剛裝修好的房子問這里是做什么的,然后說漂亮之類的話。因為這個紅燈等了好長時間,公車移動得象蝸牛一般,前面有個可能是非洲來的黑人老外站起來站到了我們附近,眼睛剛好從外面的建筑移到車內,一下子就看到了這個黑人,他脫口而出來了一句“媽 媽,這個人好黑呀”當然聲音也確實不小。
我一聽這話就感覺壞了,覺得這個黑人兄弟會不好意思。我輕輕地敲了一下頭,然后對黑人兄弟笑了笑,我猜想他是懂中文的。因為我們附近就是很多老外聚集的地方,這里有很多鞋子和衣服的批發城,這些個老外的中文大多都很溜。黑人兄弟也笑了笑,那我就認為這事不算什么大事,正準備跟說下次不能這么說話。可我馬上聽到坐我后面一個婦女用本地話說“好沒教養”。我轉頭一看,一個五十左右的婦女正板著一張臉坐著,看我看她,她也斜著眼睛看我。
我很想回她一句“你小時候怎么過來的?”說句不好聽的,對于一個四歲的孩子,即便是他說了“這個人長得好黑”,也不代表他歧視黑人,在他的眼里,他只不過說了一句實話而已。而他的媽 媽,工作性質原本就是跟各種老外打交道,多黑多白的人都見過,從不認為人的膚色會有什么影響,所以自然不會讓他對膚色有任何不好的想法。孩子原本就是天真的,不作假,也許他一路嘰嘰喳喳地沒停是影響到了旁邊的人,但又何償不表示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好玩好動?對什么都好奇呢?作為媽 媽,我是有義務讓孩子盡量小聲說話(但我絕不會讓孩子閉口不話),我也確實這樣做了,但孩子畢竟還不是很大,立了規矩卻不一定時時刻刻能守得住。為什么旁人不能往好的一面想,一路聽著孩子天真無邪的語言,不是很有意思嗎?
我只是冷眼看了后面這個人一陣子,便轉過頭來沒有出聲。因為我的余光看到了車上一些其他乘客的表情都在指責這個婦人,既然理解的人這么多,我何必為這種不懂生活不懂與人方便的人計較?她以為她多有教養,那隨意指責一個孩子,這種教養能好到哪去?人人都用友好的態度對人,社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