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讓孩子在生活中實踐學習
這一步的完成,你就完全可以放心的把孩子放到幼兒園里去了。因為她餓了會自己照顧自己的胃而不會餓著自己了。
三、培養孩子獨立性。
很多家長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一離開自己就哭鬧,誰都帶不住。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就看做家長的是否這樣去做過。
我女兒從開始會坐的時候,我就開始注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了。重點:注意力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我孩子會坐的時候我就把玩具放到她自己的小床里,讓她安安靜靜的在那里一個人玩。一開始是陪著她玩,慢慢地當孩子注意力集中在玩具上的時候我就是時的離開房間,讓她一個人獨立的玩耍。最開始我女兒玩著玩著發現我不在了會哭鬧找我,我就會進去再陪她玩一陣子,隨著她年齡的增長,而我陪他玩的次數越來越少,到現在當他玩耍的時候完全無需我的陪同了。他一個人就能一早上或者一下午一個人玩的很開心。這個獨立性的培養是對孩子性格培養的重點。如果能在1歲到一歲半這個關鍵時期培養出孩子的獨立性,那不僅僅讓大人放輕松了,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孩子的雙手。孩子在這個時期大腦發育不是靠學知識,而是靠自己的手的觸覺去感受世界。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不是多背幾首唐詩。
這一步培養好了,就不會像很多孩子那樣,到了幼兒園就哭鬧要回家。我女兒在一歲零9個半月的時候第一次進幼兒園,一進去就哇的一聲跑進去了。我媽跟我女兒說,跟奶奶拜拜。我女兒就會回頭跟我媽說了句拜拜,就自己進去和小朋友們玩耍去了。可以說一點火氣都沒發。
這一步完成了,那你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讓孩子去上幼兒園了,因為她已經開始學會獨處和相處了。
四、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自己的東西。
這一點是必須教也是最難教的。現在我女兒玩玩具或者其他的什么如果弄了一地,只要我們站在她身邊嚴肅的說都撿到你的小箱子里去,她就會慢慢地一點一點把地上、沙發上的東西都撿進去。
那要如何教呢?這個就需要磨洋工了。特難,但一定要教。
在我女兒一歲半左右的時候她玩玩具總是弄的一地都是,那簡直是不能下腳呀,一個客廳都亂七八糟的。那時候我跟我老婆和我媽總是沉著臉指著地上的玩具說,把地上的東西都撿起來。最開始她聽到我們說的話總是賴在那里又哭又鬧,這時候我們選擇的是不去理會,自己做自己的事,等她發現沒人理的時候就會停,她一停我們就又會過去叫她收拾地上的玩具,同時過去拿著她的小手幫她完成收拾玩具的步奏。(注意,千萬不要自己收拾,一定是幫助她完成收拾的步奏,否則你永遠別想教會她如何去收拾東西)這個過程中她總是很不愿意,但慢慢地也知道了玩了玩具就要自己去收拾好來。在培養這個習慣的過程中其實可以利用很多環境優勢去幫助她培養好自己的習慣:1、出門的時候:每次我們準備帶她出門如果她玩了一地的玩具時,就會叫她收拾好來再帶她出去,這時候一般她都是極不愿意。這是我們總是會把門關上,然后說你收拾好了我們才出去,要不就不帶她出去玩。這時候孩子一般都會很主動地去撿地上的玩具。(記住不能讓孩子一個人弄而你站著看,你也要跟他一起和她保持一定的節奏,比如她撿好了一個你就又遞一個到她手上去,讓她自己把玩具丟進小紙箱里,千萬別替代孩子去完成而是合力完成,這是幫助她鍛煉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