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讓孩子在生活中實踐學習
為人父兩年差9天。不知不覺我的女兒已經長大了。很多人都很驚詫,不到兩歲就上幼兒園?是不是太早了?呵呵 我認為我女兒已經完全可以自己上幼兒園了。為什么呢?我認為如何去判斷孩子是否能上幼兒園,關鍵不是年齡,而看的是她是否能在某個年齡段做到這幾點:
一、是否學會尋求大人的幫助或自己主動去完成一次上廁所的事情。
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我女兒從9個月會走路的時候,我就很注重去培養她自己去上廁所的習慣。一開始拿掉尿不濕的時候,我女兒還很不習慣,經常尿在自己身上,但我從不去責罵她而是反反復復的告訴他要蹲下拉,經過個把兩個月我女兒慢慢知道了,要蹲下拉尿。但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她只知道要蹲下拉尿卻不知道去廁所,所以我們家的地板就成了她上廁所的地方。這時候也是所有家長最煩的時候,有的家長在這個時候又會幫她穿尿不濕覺得年紀還小慢慢學,而有的家長就是會打她罵她,讓孩子不知所措隨后還是沒有改掉尿褲子的毛病。
我在我女兒這個懵懂時期就做了兩件事:1、她只要蹲著撒尿或者大便,我就耐心的打掃,不打不罵。 2、買了個小孩專用的尿盆,每次碰到她要尿尿或者大便的時候就抱她過去,不厭其煩的告訴她,尿尿要到這里來,大便要到這里來。經過幾個月的反復教育,我女兒已經不再隨地大小便了。而是學會了要如廁就去找自己的小“廁所”。與此同時,又開始讓孩子開始不穿開襠褲,在這個過程中計算好時間時不時問問要不要上廁所,經過幾個月的調教,我女兒慢慢知道了怎么樣解決上廁所的問題。只要想上廁所就會跑過來跟我們講,她要上廁所。(這個是一定要教的,秋冬春給孩子穿開襠褲孩子容易著涼夏天穿開襠褲玩耍的時候容易弄臟pp。)
孩子一旦學會了如何上廁所,那就減輕了家長很大的煩事。,同時讓孩子學會獨立的第一步。
二、培養孩子獨立和自主進食的習慣。
我女兒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學自己如何吃東西,第一次自主進食時我媽還想阻止她——因為她是用手抓飯菜吃。我立刻阻止了我媽,同時立刻去帶我女兒去洗手穿好兜兜,就讓他拿著碗自己在茶幾上抓飯菜吃,很快我女兒第一次自己完成了一次吃飯的全部過程。此后我女兒是一發不可收拾,而我則是很耐心的給他洗手穿兜兜,同時一邊教她如何用調羹吃東西。慢慢地她從用手抓飯吃到現在已經能熟練的用調羹吃飯吃菜和吃混沌餃子之類的食物了。現在我女兒吃東西時候都是自己拿調羹吃飯。(很多家長在這個時期總是覺得用手吃東西很臟,其實不會,很多東南亞的國家別說孩子就是成年人都是用手抓食物吃。其實只要幫孩子勤洗手,讓她知道掉在桌子上的東西不能吃,及時清理掉她在進食時掉落在桌子上的飯菜,那以后吃飯就簡單多了。)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靠家長去培養的,特別是吃飯。很多家長總是覺得自己孩子怎么這么大了還要喂飯,其實不是孩子需要你喂飯,而是她還不知道或者說你一直就沒去培養孩子自己獨立吃飯的習慣。而做到了這一點,你孩子也就賣出了獨立的第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現在我女兒很多時候都很不喜歡我們喂他吃飯了,每次要喂她他都是推開我們的手說不要,不要。看著她自己認真的吃東西,那樣子真的很好看。雖然可能吃得滿臉滿桌子都是,但不要緊,洗洗就好。培養好孩子的習慣,這些付出都是一定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