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穿著打扮——一個落傍生母親的肺腑之言
一個落傍生母親的肺腑之言趙忠心
這篇文章是寫給學齡前兒童家長看的。
可孩子連小學都沒上,離考大學還有十多年,家長們還想不到未來高考的事。跟年輕父母談孩子高考落榜的問題,是不是也太早了點兒?是不是違背“寫文章要看讀者對象”的基本規則了呢?讓人感覺是風馬牛不相及。
不是。
之所以執意要向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傳達一個高考落榜生母親的肺腑之言,是因為與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和成長有密切的關系,孩子高考失利的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學齡前階段。我是希望家長未雨綢繆,早做思想準備。值得一談。
落榜生母親的述說
去年高考錄取結束以后,一個落榜女生的母親到我家來做客。這位母親是我的朋友,她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認識。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個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怎么高考落傍了呢?我感到疑惑。
在談到女兒落榜的原因時,這位母親非常傷心而悔恨。我聽了,不禁也扼腕嘆息。
她深有感觸地說:
“在小孩子的穿戴打扮上,家長千萬不要太過講究,太過追求華麗。回想起來,我的女兒就在這個問題上吃了大虧。女兒沒有考上大學,這與我有直接的關系,我都后悔死了,腸子都悔青了。
“我的女兒是個獨生女,她爸爸這一輩人哥仨,那兄弟兩家都是兒子,第三代這輩人中只有這一個女孩子。常言說,物以稀為貴。我女兒是“千金難買”,絕無僅有,全家人都視為掌上明珠,格外地關注她,寵愛她,變著法地打扮她。
“上幼兒園的時候,她要卷發,就給她卷發;他要染指甲,就給她染指甲。她要穿什么衣服,就連姑媽、姨媽、大媽、奶奶、姥姥都爭先恐后地給她買。她的衣服是各式各樣的,多得都穿不過來。家里人都爭著搶著給她買衣服,無非是想把她打扮成漂亮的洋娃娃似的,小公主似的,以尋開心罷了。
“誰知,大人們的無心舉動,卻在她心里種下了過分追求穿著打扮的種子。從幼兒園開始,他就對衣服挑挑揀揀,愛穿的衣服,穿上了就不脫不換,臟了也不讓洗;不愛穿的衣服,從不穿,不少衣服買來后從未穿過一次。哪件衣服能引人注目、賞識、羨慕,就穿哪件。天熱了,該脫的衣服就是不讓脫;天涼了,該穿長袖衣服了,她還是要穿花裙子。每天早晨上幼兒園之前,就為穿衣服要反過來倒過去,折騰老半天,讓家長急得不得了,甚至為此經常誤了上學。
“上學以后,每天早晨在穿衣鏡前,扭來擺去,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照來照去,又梳頭又抹臉,總得磨蹭半個多小時。別說影響上自習,有時連早點都沒時間吃了。
“上小學的時候,由于她比較聰明,教材也不算難,對她學習的影響還不是太明顯。一到中學,她的功課就越來越不行了。平時,她的眼睛總是注意哪個同學又穿了一件樣式新穎、別致的衣服,心思根本就不放在學習上,能糊弄就糊弄。特別到了高中一二年級,要準備考大學了,她還是心不在焉,家長著急她不著急。
“我們做家長的,曾多次耐著性子跟她談話,千方百計地教育她,苦口婆心地開導她,給她將生存環境的艱難、社會競爭的激烈、個人的發展前途,諄諄告誡她應該如何對待高考這‘決定人生命運’的一戰,熱切希望她能盡快覺醒。她倒也點頭答應,表示要好好學習,但實際行動卻是依然故我,沒有多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