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什么時候會行走
直立行走是人類特有的動作技能。嬰兒到9-10個月就能扶著椅子、床欄站立了;會站后不久就能扶著床欄橫著走,或被牽著雙手向前走;1歲時會獨自站立,牽著一只手能走;一般在13-15個月齡時就可以獨自行走了。小兒剛開始走路時,兩腿叉開,兩手抬得高高地以保持平衡。此時摔跟斗是常有的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越走越穩。通常小兒先會開步走。以后走路過程中學會停下來,到18個月時才會倒退著走。如果幼兒到了1歲半時還不會走,就應尋找原因。扁平足可以影響站立、行走;如果幼兒不會爬也將影響行走,學會走了,走得也不穩當。
運動發育是以大腦發育為前提的,小兒各種運動的發育都與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的發育相一致,可以說,3歲以前幼兒運動發育是其智力發育的一部分。運動的發育有利于智力的發育;反之智力發育落后的幼兒,其運動的發育將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必要時應檢查幼兒的智力發育情況。
1歲的幼兒可以連說兩個重音的字,如燈燈,東東,果果。以后漸漸能說出2-3個字組成的詞,如,電視機、毛巾、涼鞋帶。想要某個東西時,會用手指著并說出名稱。
l歲半時能說2-3個字組成的單語如“吃飯”、“喝水”;有時說些類似“媽媽抱”的“亂語”。此時幼兒能聽懂簡單的句子,理解許多詞語,但說不出來。
1歲半到2歲時,幼兒能正確地說出簡單的句子,如“媽媽上班”;用幾個簡單的詞提問題,如“蘋果呢?”,“這是什么?”。會用“不”、“不要”表示拒絕。能說出一幅畫的名稱。
2歲后漸漸能說5-6個字甚至8-9個字組成的句子。說簡單的兒歌。會使用“你”、“我”、“他”。能說出大部分的身體部位。說出2-3天前發生的事情。
1-2歲是幼兒語言發育的重要時期。語言的發育與環境及所接觸的人有一定關系。如果環境單調,帶管小兒的人寡言少語,幼兒的語言發育勢必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父母在此時期應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盡量多與他交流。不要怕羅嗦,不必擔心他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