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品德教育的培養
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基礎期,兒童的品德教育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正日益成為人們深入探討的話題。以下是我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的一些想法:
1.多與孩子溝通
雖然孩子還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很多想法。所以我們要做到用心傾聽孩子的想法,讓交流成為一種習慣。和孩子每天的交流,并不是問孩子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老師批評你了嗎,不是問這些消極的問題,而是問一些關于孩子學習方面的,比如今天學會什么,你覺得你今天在幼兒園的表現怎么樣,你和誰是好朋友,當交流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孩子會很愿意和你說說他的事情,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孩子在說的時候,你再忙也要認真的聽,不要敷衍孩子,你認真的聽了,孩子會覺得自己被重視了,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你可以幫孩子分析他的困惑,當孩子的困惑得到家長的解決的時候,他也會越來越信任你,也更加愿意把他要做的事情跟你說。這樣家長也能隨時了解孩子的想法,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2.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孩子的品德教育還要融入在生活的時時刻刻。比如:在家中種植一些小植物,讓孩子通過照顧小花小草,使幼兒體驗關心愛護別人的樂趣,從而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弱小者,增強愛心。平時對孩子的良好道德行為要即時的進行順勢強化鞏固。如發小紅旗、五角星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道德品格的良好發展。再比如 一年四季,有不少節日,我們在歡慶節日的同時,利用節日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如“三·八”節讓孩子關心媽媽、阿姨、奶奶,為他們做件事;“五·一”節進行勞動教育;“十·一”節進行愛國教育等等。
對于家長,我聽到過這樣一個劃分,一級家長用眼睛來教育孩子,二級家長用嘴巴來教育孩子,三級家長用拳頭來教育孩子,我還做不到用眼睛來教育孩子這樣的境界,但也不會用拳頭來教育孩子。孩子大了更多的以說理教育為主,讓孩子能明白道理。所以平時也只能用嘴巴來教育孩子,做個嘮叨的媽媽,希望在我的嘮叨聲中孩子能慢慢地長大,慢慢懂事,快樂地學習。以上的這些都是我個人對孩子品德教育的一些點滴。教育孩子本來就是我們家長一生的事業,孩子學習著,快樂著,這都將是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