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愛孩子就讓他做自己
是個很可愛的男孩子,雖然已經四年級了,但還是很幼稚(媽 媽的描述),總愛做一些很孩子氣、怪怪的表情和動作。他們來向我咨詢是因為媽 媽覺得孩子在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其他的孩子,學習也不太好,很是著急。在媽 媽描述中,比其他的孩子要好動(她媽 媽曾帶他去醫院看過,證實是有輕微的多動癥),特別是做作業,不盯著就總是亂做或動來動去;比其他的孩子要幼稚,快十歲了,每天還是做著超人的動作,怪怪的表情,玩一玩就喜歡躺在地上;比其他的孩子不那么聽話,總是跟他說了很多遍,他就是不聽;比其他的孩子學習要差很多,不認真聽課(根據老師的反映),愛做小動作,不太學習,成績較差(離媽 媽定的目標成績有點距離)。
我想很多媽 媽都會跟媽 媽一樣,不自覺地就會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去做一個比較,總是會看到某些個孩子身上的一些優點,如學習很積極、主動,學習成績很好,很聽父母的話,對人非常有禮貌,彈鋼琴、畫畫、跳舞很棒等等。可是,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時,發現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的孩子就是比其他的孩子差。于是,他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那樣“完美”的孩子,不管是用什么方法,總之,不能讓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比下去。這時,孩子就成了父母之間互相“攀比”的籌碼了。
媽 媽一股腦把孩子的所有缺點都倒出來,孩子一邊聽,一邊玩自己的超人,有時也會插一下嘴,表示一些不滿。當媽 媽說完后,孩子急不可耐地說:“別總拿我跟別人比嘛,我可沒那么差的,我也有很多好的啊,我也想學習好的。”
孩子不是父母的付屬品,更不是父母的工具,他們是一個人,一個獨立的,有個性的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成長過程,有自己的優勢,他們希望的是父母能夠去發現自己的優點,能按照具有個人特色的性格,走自己的路,成為一個像自己的人,而不是別人的影子。
在咨詢中,說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這也讓媽 媽感到很驚訝,因為她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總認為自己給予孩子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是為孩子好的,卻不知這樣的給予,只是一種強加式的,盲目的愛,只是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的孩子的翻版,但是孩子永遠都不可能成為別人,因為孩子是獨特的個體,他就他自己。
愛孩子,就別把他跟其他孩子做比較,多去了解孩子吧,讓他只做你自己的孩子,讓他成為你自己的孩子,你要感到慶幸,因為你的孩子是你的,而不是像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