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條重要的育兒知識
各位媽 媽:1、請注意給自己的孩子洗手。
2、不要讓孩子用沒洗過的手擦自己的嘴和鼻子,因為病毒可能就此進入體內;
3、盡可能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活動;
4、遠離感冒者,如果自己感冒也遠離別人;
5、雖然天氣冷,孩子一活動也可能會出汗,一旦出汗切切要及時擦干汗液更換衣服。
(二)帶孩子戶外活動
上周日,帶去小城的風景區一游。其實就是爬山。我以為會是我們的負累,不想他興致勃勃,玩興大發。自己走了很多路,還爬了很多臺階,一路上看這個看那個,出盡驚人之語,表現無比可愛。
看來親近大自然是每個人的天性。以后要多帶孩子出游。這也是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
(三)作為媽 媽,自己有多少安全感?
育兒后,開始明白自己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安全感缺失。表現得焦慮、不自信和敏感多疑。
要想讓孩子性格溫和,家長就得有溫和態度;要想讓孩子舉止禮貌,家長就得要懂禮貌;要想孩子喜歡閱讀,家長就要喜歡看書……相同的,要想孩子有安全感,家長也得有強大的內心能量。這方面,我還有很多事要做。所幸的是,我注意到了自己這個問題。
(四)不辭辛苦讓孩子學習交往
我們家樓上有一個小兩個多月的小男孩,個子體重皆超過,只是一直遲遲不開金口,急煞他的家人。有天在樓梯相遇,我們互相邀約到自己家玩。于是開始有了少量交往。第一次,對樓上小朋友非常兇悍,不肯分享任何玩具,還怒視和甚至推搡他,我和樓上孩子的奶奶夾在中間煞是辛苦,兩個孩子一掐架,就急著安撫、勸慰,還得心平氣和的。我始終對那位奶奶說,沒關系,孩子學交往是這樣,我們一定不要太在意。那奶奶也很明事理。前天,她又帶小朋友來我們家玩了,狀態有了明顯緩解:雖然還會“習慣性”地不同意把玩具借給小朋友玩,但有三四次,經過我的提醒,他放棄“悍衛”,主動說:“好吧,給你玩吧,你玩,別哭啦!”非常可愛。
我現在相信,孩子學習交往,就是這樣開始并且走向坦途的。
(五)一個藥:小兒消積止咳液
前一陣子了,夜間有些痰鳴的樣子,偶爾有些咳嗽。我去問中醫,醫生立即說:買小兒消積止咳液。
看博上有位媽 媽抱怨這個藥非常苦,我嘗了嘗,感覺還是加了很多糖的藥,呵。如果在有糖果作誘惑的情況下,可以自己拿著小藥瓶往嘴里倒著喝。我覺得效果很顯著。
昨兩天這醫生又進一步說:只要覺得孩子胃口不好、大便比較干有些上火的樣子,就可以喂這個。
覺得靠譜的媽 媽們可以小試一下。
(六)堅定而溫和的重要性
越來越意識到,面對孩子的脾氣,需要既堅定又溫和。這是一個可以“不變”應孩子萬變的招數。如果孩子發脾氣,大人也一起發脾氣,那便要么東風壓倒西風,要么西風壓倒東風,而且雙方情緒都很糟糕,而孩子發脾氣,大人堅定而溫和,最后幾乎是“雙贏”:一是大人孩子情緒都快樂;二是孩子的安全感沒有受影響;再者,孩子會在大人正確態度的堅持中,知道自己應該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