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詢問孩子?
[短鏡頭]鄰居的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每次回家,他媽 媽差不多都會這樣問:“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 雖然長得不算高大,但很結實,性格也比較強硬,有些小朋友還怕他呢!可是他媽 媽總是怕他被人欺負。一次,回家時沒精打采的,媽 媽一見,立即問道:“今天有人欺負你了?”搖搖頭。“,到底有沒有人欺負你,你同媽說呀!”“沒哪。”兒子不耐煩地答道。“沒,那你為什么一聲不吭?”媽 媽進一步追問說。“嗯——嗯——”兒子支吾道。媽 媽以為有什么新的情況,立即警覺起來,俯下身去焦急地問:“,你說,到底是誰欺負你了?是不是你后面的張挺?”“媽,沒吶!我肚子餓了,我要吃飯了。”“我不信,肯定有人欺負你了。”說著,年輕的媽 媽扯著兒子的手,直奔幼兒園。兒子不肯去,一個勁地說肚子餓。媽 媽卻越來越堅決地認為,一定有人欺負兒子了。到了幼兒園,媽 媽先問小朋友,再問老師,結果什么也沒有,都說一整天都好好的。可就是這樣,媽 媽還是不放心,返回的路上對兒子還是說了好幾遍:“以后如果有人欺負你,你一定要跟媽 媽說的。”
[畫外音]
像媽 媽這樣過分的家長也許并不多,但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欺負,經常詢問孩子有沒有被人欺負的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卻是為數不少的。有些家長,包括小學生的家長,或因孩子身體瘦小,或因孩子比較稚嫩,或因性格懦弱,或因孩子過于頑皮,或是有那么一次遭遇欺負的經歷,等等,他們總是在擔心,在經常詢問。這實在是很不明智的,而且對孩子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首先,這樣詢問會給孩子造成認識上的誤解。孩子需要友誼,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應該是快樂的,許多孩子也確實是快樂的。“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欺負人的事,在幼兒園里是經常發生的,不是你欺負我,就是我欺負你,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和敵人差不多,在幼兒園是很可怕的。孩子一旦有了這樣的誤解,那他自然就不可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自然就會懷著敵意來看待其他小朋友,這樣,他的人際關系肯定不會好,久而久之,他可能被孤立,也真的可能被人欺負。
其次,會影響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尊心,助長孩子的不良心理。經常這樣詢問的家長,肯定會參與到孩子們的是是非非之中去。孩子之間的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 家長是不應該插手,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孩子實在無法解決的,也應該由老師解決。如果家長一插手,事情往往會變得復雜起來,也會影響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家長到幼兒園或學校里哇啦哇啦一講,這影響多不好,其他孩子會怎么看呢?或多或少要影響自己孩子的自尊心。另外,家長直接參與孩子的是非,還會助長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孩子不太懂事,有了家長的幫助,有的就滋長出有恃無恐心理、霸道驕橫心理等。
再次,這是對幼兒園教育嚴重的不信任。對孩子的教育,幼兒園(學校)與家庭應該互相配合,充分信任,只有這樣,才可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互相排斥,你不相信我,我不信任你,怎么會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這也容易使孩子無所適從。“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經常這樣詢問孩子的家長,無疑是對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存在著不信任感。家長對孩子所在的幼兒園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其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還會對幼兒園有好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