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培養孩子好學、專研的習慣
最近新來的一個小男孩,他的智力測試成績很不錯,而且測試時候的表現讓我很難忘。他是一個需要時間去思考,而且很謹慎、細心的人,有一次他回答問題(因為我們當時是不會告訴他答案,更不會透露他回答正確與否的),他看到我打分的姿勢(打零分和一分還是有區別的嘛),知道我打的是零分,他就再繼續思考,直到能思考出正確答案為止。這還不是特別少見,畢竟總有些孩子是特別喜歡思考和注重成績的,后來做的一項測試是考察觀察能力的,比如說一張臉,就缺了個耳朵,他看圖片的時候還用手在自己臉上順著摸,對比著圖片上的每個細節;又比如說看到電話,他就超級認真的在回憶電話是怎么樣的,還手舞足蹈地在那里比劃。當然這也顯得有點拖拉了,他花的時間是別人的兩倍。后來我跟他媽 媽反映這個情況,他媽 媽說他就是一個很愛讀書、思考,又很較真的人,他考試的時候經常做不完試卷,不是因為他不懂,而是因為可能他做到某一題不會,他就拼命專研這一題,不會說像大部分孩子那樣,這題不會就先跳過做下一題,他就是那種怎么樣都要做出答案的人,所以這點是他媽 媽很擔心的。而且他思考的時間還比一般人要多,這就嚴重限制了他做作業的效率。
究竟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好學和喜歡專研呢?媽 媽告訴我,平時她比較宅,就喜歡呆在家里看書,經常她們母子倆是一人拿一本書蹲在客廳的某個角落里就可以過一天的;她又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孩子問她問題,她就一句話回絕:“我不會,自己查書”。所以孩子已經養成了自己學習的習慣,他一碰到什么問題就去查書,甚至上網查。
現在的孩子生活環境優越了,沒有以前學習的喜悅或者是壓迫感,而且現在老師基本上都要求家長陪同孩子完成作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重了孩子學習上的依賴感,如果有人可以依賴、依靠,誰不愿意啊?又假如這個小男孩的媽 媽也是陪伴孩子學習的父母,那這個孩子的好學、專研精神可能就沒那么強了吧!
放飛孩子,讓他們去自立、自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