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孩子不穿鞋襪問題
1、脫和不脫,有規定。規定一:在床鋪上、沙發上,可以脫;
規定二:地地板上和硬冷的家具上,必須穿鞋和襪。
規定三:脫15分鐘鞋襪,要穿1小時鞋襪。
把上述規定反復強調,嚴格執行。
2、講脫鞋襪的后果。
媽 媽知道脫掉鞋子和襪子,你跑得更快,你更舒服,可是呢,現在到了冬天了,天氣冷啦,容易著涼,著涼后呢會感冒發燒,感冒發燒呢,就要吃藥打針,你愿意吃藥打針嗎?對,不愿意,那請你穿上鞋和襪。
3、強制執行
行動有時候比語言有效。但是一定要配合語言。“來,穿上鞋子和襪子,你不愿意也得穿,必須穿。”他脫多少次,我穿多少次。
4、恐嚇
實在花不起時間和精力和他耗,我便采取恐嚇方法:“你一定要脫鞋子和襪子是不是?那沒辦法,媽 媽只好威脅你——我要把你趕出門,馬上!”而且我說到做到。他脫鞋襪我就將他抱出去,他大多數情況下只好就范暫時不脫。這招臨時效果好,遠期效果實在糟糕。有一次他被我恐嚇之后,一邊哭一邊抓著他的鞋襪奔過來:“媽 媽,幫我穿鞋子!”我再也不想恐嚇他了。
5、轉移法
他一坐到車上,便立即說:“我要在車上脫鞋和襪子。”而一旦他想要脫,你根本沒辦法阻攔得了。我只好立即對著窗外的一輛卡車驚呼:“哇,好長好大的卡車,車上裝了什么呀?是不是棒棒糖?”他立即就跟著我看那卡車。卡車開過去了,他又轉回到他的襪子和鞋子,我又生一計:“,我們來玩切菜的游戲好不好?”他立即高興地同意了……終于到家準備下車了。而他知道下車是必須穿鞋子和襪子的。
6、改造環境法
家里有十片地墊,當時買來給學爬行用的。昨天我忽然想起這地墊很暖和,于是找出來,在實在實在不肯穿鞋襪時,鋪在地上,多少減少一些不良刺激。可能買暖氣空調也值得一試。北方人家有暖氣,空調就省了。
7、 講故事法
我特意瞎編了一個故事,說他的鞋和襪子都離開他,找別的小朋友去了。
8、 納入睡前總結
睡前總結中,不好的表現保留項就是:不聽媽 媽勸告,私自脫鞋脫襪。
9、 燙腳法
實在沒辦法阻止脫襪子子和鞋子,我只好在有精神的時候,每半小時抱著他,用熱水替他燙燙腳,然后擦干。
10、出其不意法
在他光腳比較長時間后,一聲不吭地拿上襪子過去替他穿上。他通常不會抗拒。只是過了一會他又扯掉了。
在這反復的“斗爭”中,我發現,求的不是不穿鞋和襪,他要索求的,是尊重與勝利感。是自由的快樂。每當被他的小襪子攪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我就安慰自己:會過去的,孩子畢竟天天在長大。而天氣真正涼起來的時候,想讓他不穿襪子和鞋,應該也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