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
常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無形當中是對孩子的一種否定,長期下去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培養,也容易讓孩子形成攀比的心理,若家長只是一味的批評指責孩子,甚至會讓孩子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這是很可怕的事情。當然,有比較才會有進步,但至于怎么比,這是需要技巧的。專家建議,家長在比較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注意孩子自尊自信的培養,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1、尊重差異,讓孩子和自己比
家長可以把孩子最近的表現和過去做一個比較,如果現在孩子比以前有了進步,一定要對孩子進行肯定和表揚。還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如果孩子沒能達成目標,家長可以幫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攻克。當孩子達到某個目標時,對孩子加以肯定,讓孩子體驗到幸福和快樂,使孩子有勇氣去迎接更大的挑戰。當孩子獲得一個個“成功”的時候,離優秀也就不遠了。
2、客觀公正地進行比較
家長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不是完全不可以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一定要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孩子的優缺點。不要拿別的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比,要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別忘了給孩子鼓勵和贊揚;也要正視孩子的不足,積極引導,幫助孩子提高。
3、比較中別忘了鼓勵
我們多一點鼓勵的技巧,讓孩子更好的順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多抽出點時間來陪陪孩子,多和他們溝通,您會發現孩子會很快樂,因為他們結果是不一樣的。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了對孩子進行鼓勵,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也不能讓孩子失去奮進的信心。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對于年幼的孩子,都應該蹲下來觀察孩子,發現他獨特的能力和特點,給予適宜的表揚和肯定,而且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和老師的贊美應該讓他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讓孩子體會到自己被重視、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