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染上‘富貴病’
別讓孩子染上‘富貴病’ 近期《讀者》有一篇文章詳細地寫了美國對現(xiàn)代孩子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的孩子好多都‘染上了富貴病’父母留給孩子的財產(chǎn)最終結果不是財生財,而是被孩子揮霍一空,孩子也被‘富貴’毀了,一生落泊。文中借鑒了尤太人教育孩子的做法,無論家里多么富有,從小都不能讓孩子輕意得到想要的東西,一切都必須付出勞動才能得到。讀了我是深有感觸,給孩子留下什么,古人留給我們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但孩子各有各的不同,每家又有每家的不同狀況,具體如何做,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摸索經(jīng)驗。目前兒子正面臨上幼兒園,但具體上什么層次的很讓我傷腦筋,爸的觀點,‘就近,不用太好的,讓孩子從小就覺得家里很富有,坐享其成不行,養(yǎng)成高人一等的習慣更是不好!’但是我總想如果條件允許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快樂是最主要的。ò终Z)想想都對,目前家庭經(jīng)濟條件還可,但對孩子的教育還得學學尤太人的教育方法,從小讓他養(yǎng)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不能讓他染上‘富貴病’,首先第一點:了解家中的經(jīng)濟條件,讓他明白父母掙錢不易,這一點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不能亂給他買東西,應該買的買,不該買的堅決制止,父母先做表率,不亂花錢!第二,讓孩子明白想得到的東西必須通過正當勞動所得,不是天上掉餡餅,守株待兔,隨手可得。第三,從小就開始向他灌輸理財觀念,學會自已理財。這一點我們從小家伙記事開始,就告訴他錢的作用,讓他認識錢,具體做法就是每次都將家中的‘破爛’整理好,像可樂瓶、報紙我們都收拾好,賣給收破爛的賣錢,結果幾次下來兒子就知道了這些廢舊的東西都可以換成錢,買自已想買的東西呢,現(xiàn)在一聽到外面有人喊:“破爛換錢!”小家伙就趕緊說:“可樂瓶別扔啊,賣錢!”看到外面扔的瓶子他也會撿起來:“媽 媽,拿回去賣錢!”最搞笑的一次,路遇同事,小家伙兩眼盯著人家手中的可樂瓶,同事問:“你想喝嗎?”結果兒子笑了說:“我想要瓶子賣錢呀!”弄得同事哈哈大笑后直夸兒子是個會掙錢的小孩!大道理講不出太多也寫不出,那就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開始教育孩子,我相信孩子的成長尤其剛開始的那幾年,全是父母的灌輸結果,父母正直,孩子不會差到哪里!我們家長的以身作則會給孩子做出一個榜樣,我從小就是這樣從父母那里耳濡目染的,我更相信榜樣的力量!別讓孩子染上‘富貴病‘,那得靠我們家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