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傳遞消極的信息給孩子
我們常常不知不覺間傳遞了許多負面的、消極的信息給孩子!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向別人訴說孩子的種種“劣跡”。比如很多媽 媽常常在客人面前說,“他就是這樣膽小!”“他就是不愛吃飯!”這樣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為這樣的人。他會朝著你期望的方向達成結果:他一定越來越膽小,越來越不愛吃飯。語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裝作偷偷說給別人聽,但又讓孩子聽到:“你知道嗎,我們寶寶今天玩秋千時表現特別勇敢!”“你知道嗎,我家寶寶今天自己吃了滿滿一碗飯。”這樣會在孩子心里傳遞一個信息:“啊?媽 媽說我勇敢?是嗎?嗯,我明天還會更勇敢的!”“啊,媽 媽這么高興,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這就是積極的暗示,能直達孩子的潛意識,影響巨大。
不要威脅孩子“再吵鬧,媽 媽不要你了。”這是最大的威脅,最深的恐懼。因為幼小的孩子離開家庭,他是無法生存的。媽 媽對孩子的語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開始。正確的說法是:“請安靜,媽 媽愛你!”其它讓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會傷害他的話都不能說。
特別強調:堅決杜絕說以下的這些話:“不要吵,再吵警察來了。”“再鬧,醫生來打針了。”“快睡,大灰狼來了。”如果你不這樣威脅你的孩子,他外出時就會落落大方、活潑開朗、健康自信。
注意:千萬不要和孩子開惡意的玩笑“你媽 媽不要你了,她不來接你了”。對孩子說這樣話的人,你一定要讓孩子遠離他,這種玩笑話十分惡劣,對孩子的安全感的構建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