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
三、合理選用教材,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材選用是否恰當,將對孩子的學習興趣產生很大影響。鋼琴教材的選用要在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上,注意音樂內容的多樣性和生動性,要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如果總是選用練習曲和技巧偏難的樂曲,將使孩子很快失去學習興趣。如選用較為系統全面且帶有插圖和標題的成套教材入門,使孩子既在短時期內學習多種內容,又始終在一種愉快活潑的想象中學習;多選一些世界名曲,注重培養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教師也可以給孩子們講講作曲家的故事和作品內容,這樣既能提高彈奏興趣又能加深對樂曲的理解;還可選擇一些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并教他們配彈簡單的伴奏,既調動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即興伴奏的能力。
四、多參加音樂活動,提高孩子的音樂欣賞水平
教師要創造條件,經常讓孩子們練習齊奏、重奏等,還要搞孩子們自己的音樂會或比賽,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還應讓家長多給孩子聽音樂,多看各種音樂演出。隨著鋼琴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家長對孩子練琴抓得很緊,只要一有時間就讓孩子坐在琴邊用功。這種分秒必爭的精神是好的,然而對音樂欣賞這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聽音樂會是浪費時間,又聽不懂,還不如在家練琴,這是極其錯誤的。音樂語言和文學語言一樣,大家都懂得,學習文學不單純是識字、造句,還要通過閱讀、欣賞等各種渠道來提高文學水平。如果孩子沒讀過好文章,自然就缺乏鑒賞能力,也不會寫出好文章,音樂欣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鋼琴文獻是極其豐富的,一個人一生所要學習的作品是有限的,欣賞卻是彌補這一缺陷的重要手段。還有些孩子很有音樂才能,但彈出來的東西卻是乏味的,即使老師再三啟發強調也無濟于事。原因何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孩子聽得太少,見得太少。對音樂的理解也太少,缺乏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更談不上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自然也就彈不出好的音樂來。怎樣解決?就是要加強孩子們的音樂欣賞,多聽音樂會、多聽好的演奏。沒有條件的可以多聽錄音。另外,如果我們有指導地去引導孩子欣賞音樂會,那么,聽一場音樂會比悶頭練幾個小時的琴收獲大得多。有條件的話要讓孩子經常接觸與音樂相關的藝術,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受到音樂的熏陶,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鋼琴和音樂藝術。
鈴木鎮一博士曾說:“有三分鐘的熱情都值得去練琴。”對于初學鋼琴的幼兒,如果每天能有十次三分鐘那就更好。教師和家長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鼓勵孩子熱愛鋼琴,使孩子每天都保持練琴的興趣,因為“興趣是一種魔力,他可以創造人間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