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yǎng),設置好吃與玩的界限
吃和玩,對大人來說,算是兩回事。專家們甚至很反對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說會導致消化不良。我看其實也未必,很多大人的聚會,出去玩,無非便是一起吃飯,交談。嚴嚴正正地坐在桌前,一聲不吭地只是吃飯,貌似符合養(yǎng)生的要求了,但這飯吃下來,也是味如嚼蠟吧?放到孩子們身上,吃和玩,便太容易混在一塊了。因為他們在6歲之前,是要拼命地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的,好讓自己成長起來。玩,這是他們除了睡,便分分秒秒都在做的工作。探討如何給孩子喂飯,其實不如換成:如何讓孩子明白吃飯是吃飯,玩是玩。
可要讓孩子明白吃飯是吃飯,玩是玩,這其實非常困難。各個階段情況也有所不同。(以下分的階段是以我自己的兒子情況為藍本而分的)
(一)
6個月內(nèi),純母乳喂養(yǎng)。母親吃好喝好心情好,乳汁充足,孩子的營養(yǎng)與進食問題,則根本不須多慮。偶爾的,將各種味道的湯汁沾點至孩子的嘴里,讓其早一些感知母乳或牛奶之外的食物的味道。足矣。不過,也有孩子,母乳吃飽了卻還含著乳頭玩的,母親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并沒有吸奶,便要及時“取走”。
(二)
6個月至10個月,這是添加輔食階段。請記住:這階段只是為了讓孩子的飲食稍做補充,吃得多和少不是衡量吃得好與壞的標準。肯不肯接受某個新食物才是重要的。放松一些吧。倒是喂飯地點,進食時間等應該確定,不能隨便換轉(zhuǎn)。這個階段喂食,首先建議“多調(diào)羹法”。即大人喂的一把,孩子兩只手各握一把。大約是在八九個月左右,孩子會非常喜歡握調(diào)羹,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了孩子這個愛好,千萬緊緊捉住,不要說:“你還小,不會用,長大些再給你用。”本階段的后期,因為孩子會爬,會自己從餐椅中站起來,會掙脫大人的懷抱,對喂食的興趣逐漸轉(zhuǎn)移,想要看別的東西,將一些玩具交給孩子玩,喂養(yǎng)者輕柔地念一些歌謠,也許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好“玩”與“吃”的度,吃是主要的,玩是為了讓其“定”在餐桌邊。如果玩的念頭超過了吃的欲望,那么表明孩子飽了,不要強迫了。
(三)
11個月至一周一、二這個階段,從象征性地吃一些輔食,過渡到吃“正餐”。有時候可能仍然吃米糊,有時候則吃米飯。有時候吃得多,有時候吃得少。玩的花樣也開始多了,當然也更不樂意安頓在椅子上。要下地,要爬,要扶著東西站,要大人牽著走,甚至干脆已經(jīng)自己走了。這個階段的辛苦也體現(xiàn)在喂食上。這時候很多家長開始用電視來吸引孩子,追著喂飯的現(xiàn)象也初現(xiàn)端倪。很多人也知道不要追著喂,但孩子會逃脫你的勢力范圍,而孩子才剛開始吃一兩口飯,只好如此。還有人覺得,看電視是久了傷眼睛,但不吃飯卻影響生長發(fā)育,兩相比較,吃飯比眼睛的保護更重要,于是有意無意地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我覺得,寧可吃飯時將小玩具搬到餐桌上讓他邊吃邊玩也絕不給看電視。任他走開了這頓飯不吃飯不過去追。總之,守住第一次特別重要。開過戒之后,那今后想要再糾正和管束起來,那要難到上青天。通常,孩子們一周歲之后,會突然從愛好用調(diào)羹改為放棄調(diào)羹,直接用手抓食物的表現(xiàn),不要高呼自己的孩子沒教養(yǎng),這說明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在提高,手的精細動作功能加強了,拿個盤子,或者用專用的毛巾擦凈桌面,將食物放在他面前,任他自己抓著吃吧。吃多吃少隨他的意。注意,如果他自己吃得多,大人正式喂他時就不要強迫喂太多,吃得少,則適當多喂。以免導致孩子對進食的逆反心理。還有一個注意,那便是,孩子自己拿取食物自己吃這是值得鼓勵的,孩子拿著食物當玩具,卻是要強烈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