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學會和他人合作與分享
培養(yǎng)孩子學會分享 本周聽了韓老師的《怎樣培養(yǎng)孩子與人合作與分享的習慣?》這課.對照對分享這方面經(jīng)過引導做得還算可以.回想之前對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會獨占.特別是自己喜歡的水果和玩具.這也源于爺爺奶奶給他的一些灌輸,那時跟他們常住一起,爺爺告訴要保管好自己的玩具,若有損壞,就不會再買.讓對自己的玩具視如寶貝,不讓同伴們碰,更別說借給他們玩.奶奶在拿水果分享時,都會對他說,吃,奶奶舍不得你,特意買給你的.時間久了,孩子吃東西時也就不再與身邊的人分享,因為在他的概念里,反正他們都不吃,那就干脆不用再問了.
在兩歲時,與他相處一個月,發(fā)現(xiàn)”自私”的一面.有一次吃奶奶買回的葡萄,等我把葡萄洗好后,他卻把水果盤從餐桌上端到自己的懷里,并且爺爺奶奶和我誰都不分.當時我看到這樣非常吃驚.于是主動問他要,結果只給了我一顆.我也在沒得到他的同意下,自己拿來吃,可沒想到他端了個盤躲開了.看到這,當時心里非常難受.我知道這不能怪孩子,他自己不懂什么是分享,是我們大人沒有引導到位.
為了打破孩子的這種觀念,當時我打開冰箱,拿出最愛的西瓜來吃.看了就著了急,又來跟我搶,我沒理他,自顧自己享受了.看到我這樣就大哭起來.這時爺爺和奶奶替孩子出面說我怎能跟一個小孩子搶吃的.我跟兩位老人講,一個孩子若從小沒學會與他人分享,那他長大了就一定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現(xiàn)在你們疼他,都舍不得吃留給他,等以后他長大了,你想讓他來留給你們吃,那他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從小是你們讓他養(yǎng)成不懂與人分享,只知獨點的習慣.
等哭鬧平息后,我對他說:”家里的東西,你都要與家人分享,這不是屬于你一人的.”結果他卻說:”爺爺和奶奶都不愛吃.”在我們調協(xié)下,讓把切好的西瓜再次送給爺爺和奶奶手上.爺爺和奶奶接了后并不忘夸給的西瓜甜.事后我對說,不是爺爺和奶奶不愛吃,而是他們舍不得吃,只想讓你多吃點,但你得主動分享,這樣才是個愛爺爺奶奶的好孩子.也從這以后懂得了分享,雖然有時爺爺和奶奶還會推讓.但經(jīng)過后來在我和睿爸的身邊生活,這個分享的好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引導孩子與他人合作 聽韓老師本周課程后,才注重對在與他人合作上做引導,之前雖說跟孩子有過這方面的說教,但沒有切實的舉例讓孩子知道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就如晚上,吃飯前我讓拿碗,結果小家伙很生氣的說:”每天都是我拿碗,為什么你都沒拿過呢?”我聽了說:”那為什么一至周五都是我做飯,你怎么不做飯呢?”聽了應道:”因為我要上學呀!你是媽 媽當然要負責做飯了.”我說:”你要上學,我也要上班,誰說媽 媽就要負責做飯的?這不能說是我份內的工作.現(xiàn)讓你拿碗,我做飯,我們就是在合作做事.”:為什么說是合作呢?我說:假若在你上學期間,讓你做飯,晚上有作業(yè)這樣時間是不是很緊迫了.那若我做了飯,在開飯前又去拿碗,時間是不是也要得多些了?那我們倆一起來做,這樣是不是更省時了.這就是合作.聽了應了聲,哦!臉上不情愿的表情也不再呈現(xiàn).
飯后我對說,你和媽 媽玩?zhèn)游戲吧!聽了要玩游戲高興地忙應著:”好呀,好呀!”我拿來一條繩子把和自己背對背捆在一起,然后在陽臺的兩端各放一個蘋果.我對說:”游戲很簡單,我們倆把兩個蘋果拿到手,看要多少時間.”聽了很自信的說:”這么簡單,那不用1分鐘,就可以搞定.”我說:”那就試試吧!”聽我說完這話,馬上向他的一邊跑,想去拿蘋果.這時我有意把他往我這邊拉,去拿我這邊的蘋果,就這樣,誰也不讓誰,結果十分鐘過去了,都沒拿到.(當然我有力氣大點,我是有意讓托著我.)最后我對說:”怎樣?你不是說一分鐘都不用就能搞定的嗎?現(xiàn)怎么這么久還拿不到?”有點生氣地說:”是你一直不配合好不好.”是嗎?是我不配合,那你配合了嗎?聽了忙說:”那現(xiàn)在重來.”于是又來一次,這次在我去拿蘋果時,沒有拉住我,而是跟隨我一起去拿.然后去拿了那邊的蘋果,我也有意配合.這樣真是一分鐘都不用,就完成了游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