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和傷痛
好奇心既是創新的鼻祖也可是求知欲的前輩,小時候為什么對任何東西好奇,深究起來,是因為無知,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電線是不能摸的,不知道橡皮是不能吃的。好奇心促使我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它讓我們了解了天文地理,歷史發展,等一切,有人覺得好奇心似乎是孩子的專利,成人不應該去對任何東西抱有好奇心,其實不然,人無時,你需要有,人有時,你需要優,你優時,你需要精。這也生存之道,當別人都在模模糊糊過日子時,好奇心,如同對自己思想產生晴天霹靂,讓你了解世界萬象,看清事務本質,探求人生之道。當我們看到古往今來的那些偉人們,我們在肅然起敬的同時,看到他們所擁有的好奇心,也許我們無法擁有過人的智力,但是這好奇心是我們可以所擁有的,即使此刻之前你沒有,現在你可以擁有,人不怕身體變老,就怕“心”變老,心老人不老,如同行尸走肉,人老心不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清明節,閨蜜一家人回老家,回來后卻聽到的是一個不幸的消息,孩子腳被自行車攪了。行動不便。邊說著還邊帶著埋怨聲,早知道就不帶她回去,不讓她去坐自行車。事情是這樣的,孩子的小舅騎自行車出去玩,她非要跟著去,結果讓她去了,讓她腳張開一點,別碰到車輪子里去了,開始答應得好好的,結果沒走多遠就攪進去了。閨蜜就一直說這孩子好奇心強,讓她不要碰,她非要碰一下,看會不會有事,還好是皮外傷,沒碰到骨頭。都是孩子,試一試的心理總是有的。奇怪的是孩子受傷自己連哭都沒哭。
昨天打電話說孩子腳還不能走,我就買了玩具去她家看看。寶貝的腳是還有點仲,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到我去了,還跳著來抱我呢。孩子一邊玩我帶去的新玩具,一邊聽我們擺她腳如何碰的,一轉眼她開始拆我帶給她的汽車。這時閨蜜生氣了,準備大罵一下寶貝。我制止了,不能罵她,雖然這次受傷了,但是好奇心還是存在的。
我走到孩子的身后,對寶貝說:“你告訴阿姨你為什么要拆汽車呀?”
手不停忙活的閨女頭也不抬得回答:“好奇呀”
“好奇什么呀?”
“好奇為什么小汽車會跑,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看著寶貝閨女那么專心那么認真的樣子,閨蜜的火氣也消了。看到女兒對新事物那么感興趣,閨蜜覺得是一件好事,她坐在閨女身邊,給閨女講解汽車的部件。寶貝也是懂非懂又認真的表情,讓媽 媽為自己美發火而慶幸。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作為懵懂的孩子,對事情的好奇是學習知識的開始,即使因為好奇而犯一些錯誤,只要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就不應該橫加指責。如果在沒有了解情況的基礎下,對孩子好奇而產生的求知欲望粗暴地橫加干涉和阻止。不僅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問題,還可能因為自己的態度問題而引起孩子的不滿,甚至讓孩子失去對知識渴求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