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淺談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憶起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情緒起伏很大,我們的工作也很忙,但是我們每天都會利用放學時接孩子的時間,洗澡、睡覺前的時間,還有上學前的時間,跟孩子進行交流,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扮演另一個孩子的角色,以孩子的口吻與之進行交流,慢慢地,通過交流的過程,我們了解到孩子存在困惑,幫助她及時解決,使她很快地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現(xiàn)在,孩子會主動跟我們分享園中的一切事情,高興的,傷心的,困惑的,都會與我們分享,與我們成為了“好朋友”。
3、 學做“懶父母”。
每一個人出生之后都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父母不要在孩子一遇到困難時就迫不及待地去幫助,比如,孩子摔倒了,馬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孩子吃飯把飯撒在桌子上,馬上就批評孩子,然后連忙給孩子喂飯,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無能、感到自卑,從而失去探索世界、嘗試新任務的勇氣。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后,我發(fā)現(xiàn)她會許多事物都感興趣,畫畫、剪紙、讀書、寫字……對于她所熱愛的活動,我們從來都是“袖手旁觀”,開始,她把家里搞得“亂七八糟”,作品出來也是“一塌糊涂”,我們也從來沒有責怪她,知識對她的“杰作”給予肯定。每當她請我們幫忙時,我們總是鼓勵她,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現(xiàn)在,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初見成效了,畫畫得有條有理,剪刀使用起來得心應手,讀書、寫字也是進步神速。就是這樣,我們都“變懶”了,現(xiàn)在大部分事情,孩子都能獨立解決。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學習“滾軸溜冰”。起初,由于我們都不會,牽著孩子,沒有兩分鐘,我們就累了,毫不猶豫地,我們率先放棄,心想著讓孩子大點再學吧!沒想到,過了一個月,孩子突然自己把鞋子翻出來,自己穿上全副武裝,扶著家里的桌椅、沙發(fā)、柜子等,一步一步地踏著走,摔倒了,她也不哭,我們就在一旁只管做自己的工作,但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整個過程中摔倒了,站起來,又摔倒了,又站起來……過了2天,竟然讓她學會了踏步走。接著,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走得比較熟練了,就開始摸索滑行的方法,又過了2天,她也能熟練地滑行了。但是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她自己不能很好地停住。于是,她自己又去請教了那些會的孩子,經(jīng)常那些孩子的指點,她總算是完全學會了。這讓我不得不驚嘆,孩子的自學能力真是強啊!這種獨立能力的形成,全賴我們兩個“懶父母”!
在孩子遇到一些可以自己戰(zhàn)勝的困難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他們自己克服的機會,別忘了,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的風箏,他們終歸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為了將來他們會成為能翱翔在天空的雄鷹,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從日常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將來的立身之本-獨立生活的能力!
4、 以身作則,做個“好爸爸,好媽媽”。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行為楷模,作為父母不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拒絕和孩子進行親子間的游戲,我們應多抽一些時間陪孩子玩,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接觸模仿機會,這樣對幼兒獨立品質(zhì)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處處依賴他人,對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你的一舉一動,還有你的品質(zhì),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所以,先從你自己獨立自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