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將決定權交給孩子
在家長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無論他們長多大,都永遠是家長的孩子,尤其是對那些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家長總會認為他們小,不懂事,從而愿意替他們去做決定,愿意替他們去付出,他們會覺得這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應該做的,疏不知,在家長的不經意中,可能會造成孩子將來的依賴和軟弱。因此,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做起,要從小讓孩子學會有自主性,學會自己做決定。
我想,家長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變成十萬個為什么,他們每天會有無窮無盡的問題,而他們尋求幫助的第一來源就是家長。這個時候,有的家長會直接將答案告訴孩子,覺得這樣又簡單又省事。但是,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養成依賴性,總是希望能夠從別人那里獲得現成的幫助。
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讓他們自己先開動腦筋尋求解決途徑,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替代孩子尋找答案。
第二、讓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的困難和磨練,這些小小的摧折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會讓他們在將來的成長歲月中學會擔當,珍惜當下。但是,在中國目前的獨生子女的政策下,這唯一的一個孩子都會變成家中的小太陽,獨享全家人的寵愛。這種在溫室中呵護著長大的孩子能夠經受住未來的風雨嗎?
我們無法改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卻可以人為的設置一些障礙,設置一些困難,要求孩子去想辦法解決,以此來鍛煉孩子的能力和意志,而不上去替代孩子解決困難。
第三、讓孩子自己解決沖突
孩子在互相玩耍時,難免會出現各種矛盾,尤其是男孩子,更是喜歡拳腳相向。這個時候,家長有的會沖過去,或者是勸架,或者是調解,但是往往沒有任何的效果。其實,解決沖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家長應該放松心態,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去解決。
在孩子向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困難,同時尋求幫助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勇敢的去面對各種問題,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去回避,更不是去替代孩子解決問題。
我想,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其實,這個美好未來就掌握在家長的手中,各種做法都很簡單,關鍵是要想清楚,要懂得狠心,要懂得給他們方法要比給他們財富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