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構建和完善自己的家庭規則
家庭規則就是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在我國古代就有家訓、家法等等,包括了家庭禮儀、為人處事、齊家守業,是維護家庭穩定的一種手段。不過現在現代化的社會,人們逐漸淡忘了需建立家庭的規章制度,尤其在孩子面前,經常是口頭約定,反而起不到什么效果,經常是犯了改,改了再犯。
在我的家庭里也是這樣,經常是口頭上的約定,主要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與孩子之間進行約定,過了一段時間后就淡忘了,這樣的約定,對孩子沒有制約性,說時能記住一陣子,過段就時間忘了。所以家庭規則要落實到紙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以對照自己做得是否到位,還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新的學期開始了,隨著學校修改了時間,再加上課外輔導班的調整,作息時間表也要隨著做出相應的調整,那么也應該把一些家庭規則落實到紙上了。
家庭規則:
1、遵守作息時間表,按時起床、洗漱、閱讀,不拖拉磨蹭。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尤其是早上整理床鋪,對于掌握不好的事情,可以請大人幫助,但幾次后一定要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要動腦筋想辦法。
3、尊重家人的勞動,用過的東西要第一時間放回原處,吃東西后的垃圾要及時扔到垃圾桶中,不得隨便亂放。
4、自覺做好時間管理,做時間的主人,珍惜時間。超時違反承諾時,要自尊接受懲罰,并認真反思及時改正。
5、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街邊的垃圾食品不能吃,過涼的東西也不能經常吃要有節制,勤儉節約,不予他人進行攀比。
6、根據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時間,電視的使用時間在一個小時以內,每次用電腦的時間也不得超過40分鐘,電腦與電視不得兼顧。
7、遇見鄰居、同事、同學、長輩等要禮貌問候,受到人的幫助時要主動致謝,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要及時友情相助。
8、要尊敬并幫助老人,幫助孕婦和殘疾人,幫助比自己弱小有需要的人。
9、如遇有人給我們提建議時,正確的要認識傾聽,并及時表示感謝,努力改掉缺點,完善自我。
10、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見,預見做得不好的事情,不要比誰做得不好,要比誰比我做得更好。
11、按時就餐,吃飯時雙手置于桌上,身體坐直,不得大聲說笑,錯過就餐時間,意味著自動放棄吃飯權利,要等到下一餐。
12、上學放學時走規定的路線,靠右行,不要繞道和買零食。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13、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指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都應該舉手回答。
14、自覺管理和有計劃的完成作業,不依賴他人,自己主動檢查作業。
補充規定: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