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家長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長
有這樣一位家長,可以說為了孩子是操碎了心,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娛樂時間,每天都陪在孩子身邊。可是她的孩子卻并不喜歡和她在一起,甚至覺得沒有媽媽陪在身邊會很開心。這位媽媽非常苦惱,為什么自己天天陪著孩子,卻沒有增進母子之間的情感呢?
由此引出了教育的一個重要詞匯——有效陪護。在這里要注意的是有效兩個字。剛才那位母親雖然陪伴孩子的時間很長,可試問:孩子喜歡和你在一起嗎?您陪伴孩子都做了些什么呢?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否有收獲呢?你陪伴孩子度過的時光讓她感覺很難忘嗎?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固然重要,但陪伴孩子的質量卻更關鍵。
時間老人是公正的,他給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為什么有的孩子學習好、知識面寬、作為大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時間利用效率高。為什么有的家庭關系好,父母孩子親情濃郁,這就要看家長是不是把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都變成了有益的時間、快樂的回憶。
有效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長做到以下幾點,即七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安心”
一些家長因為工作非常忙碌,偶爾有時間陪陪孩子,不是在打電話就是在思考工作。我建議——陪伴孩子的時候您就一定要安下心來,把心交給你的寶貝,全心投入地去和他一起活動。讓孩子感覺你的注意力是完全在她身上的,沒有失落感。哪怕只有十五分鐘,也好過你心不在焉地陪他一個小時甚至是半天。要么不陪,要陪就要安心。
第二個關鍵詞——“目標”
幼兒園幾乎每一節課都像是在做游戲。可是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是有收獲、有進步的。他們的認知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得到了提高。很多家長只是單純地帶著孩子出去玩,其實心里沒有什么目標。一趟玩下來,可能孩子除了過程中瘋狂地開心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漸漸淡忘了。兩者都是玩,區別就是我們有預定的目標。比如你要帶孩子出去旅游,就可以事先準備些旅游景點的圖片先給孩子看,讓他們去實地找一找圖片上的那個景點在哪。這樣孩子會很樂意參與,更鍛煉了他們的記憶力和觀察力。此外家長也可以結合幼兒園的教學設定一些有目的性活動。如配合“衣服”這一主題,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逛一次商場,讓他們發現衣服在款式、面料、性別、年齡上的不同。回到家里再和孩子一起用報紙、塑料袋……制作一件衣服,讓他們穿著自己做的衣服跑來跑去,孩子一定很開心。這樣的方法既巧妙地豐富了孩子相關的主題知識,又讓他愛上了做手工。
第三個關鍵詞——“隨機”
上面提到的是有目的地陪護孩子,那么“隨機教育”也是家長陪護孩子時不可忽視的又一關鍵詞!半S機教育”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什么樣的情景,就借助和利用這些情景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讓他在此情景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家長要把與孩子相處的每一段時間,變成愉快高效的價值時間,變成進行隨機教育的有利時機。
當然隨機教育也要看場合的、講時機的。比如:家長可以在臥室里告訴孩子要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吃飯的時候可以告訴他要講衛生、飯前要洗手,吃飯的時候要講文明,不出大聲、不撒飯粒……有一種說法:“不在臥室里給孩子講猴子的故事。”在臥室里給孩子講畫書上的猴子,肯定不如在動物園里講效果更好。相反,在動物園里給孩子講臥室里的秩序、飯桌上的規矩,也和當時的情景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