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別讓“愛” 剝奪孩子自主成長的權利
最近,碰到這樣一位小班幼兒的爸爸,他很真誠的向我提議說:"你們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柜子的邊角都設計成了圓角,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孩子在喝牛奶時,吸管的頭太尖了,建議你們把吸管統統剪成圓頭,這樣孩子才足夠安全。"
上述的這位父親,是千萬家長的縮影。他們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給孩子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尤其是剛入園的小班孩子的家長,孩子初次離開他們溫暖的懷抱來到"小世界",父母擔心老師照顧不全、擔心孩子會受傷害等等。殊不知,成人卻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成長權力,將生活與孩子割裂。把安全教育變成了 "安全保護"。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孩子們真的安全了嗎?在成人的所為下,孩子又得到了怎樣的發展?面對真正的危險孩子能不能自我判斷,自如應對?顯然不是,這種現狀在逐漸嚴重破壞教育生態現狀。孩子在成人的過度保護中,面對危險毫無防范意識,缺乏自我保護及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易形成依賴、脆弱等不良心理素質。因此,光為孩子創設"保護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回歸生活,將真實的社會環境引向孩子,切實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做到“放手管理,主動出擊”。可以利用散步、游戲的時間,帶孩子找找身邊的安全隱患,并學會認識一些“安全”提示標記,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和主動避險的能力。這也許才是我們成人教育孩子學會生存的有效方法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