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獨立
幼兒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所有的事情對于幼兒,都是從不會到會的。他們本來不會自己吃飯,鍛煉的次數多了,就能準確地把飯菜送進嘴里;他們本來不會自己把玩具收拾好,經過家長和老師多次示范,他們就學會了玩完后,把玩具收拾到指定的地方;他們本來不會自己疊被子,老師家長教幾次,也能學會自己把小被子疊得整整齊齊……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示例中說明,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就是要給他們提供充分的鍛煉、學習、練習的機會,讓孩子能夠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幼兒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隨著他們身體的生長發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漸成熟,幼兒具備了能做一些事情的體力 ;心理方面的發展,使幼兒的思考、判斷、記憶、模仿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從而具備了學習、模仿、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幼兒從不會做到學著做,從做到到做得好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大人要有足夠的耐心,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獨立。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樣本。要培養孩子獨立,家長首先要做到自己是一個獨立性很強的人,起到表率作用。 在生活中幼兒的一切父母不可包辦,這樣會使孩子感到什么事情都可以依賴父母,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在他生活的小范圍內學會自理,別怕他會失敗,這樣孩子才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成長起來。當孩子獨立完成一項“任務”后,大人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賞 :“你真棒,你真能干!”孩子的能力被肯定,他們會感到興奮和快樂,這樣就增進了孩子獨立做事的信心。
培養幼兒獨立還要必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動手能力。記的一個教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不清了;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边@充分說明動手對幼兒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獨立性中一定要重視“動手”的過程。
先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把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融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讓幼兒自己穿、脫衣服、洗臉刷牙、自己收拾玩具、疊被子等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可以要求幼兒為家庭做一些小事,為他們提供鍛煉獨立性的機會,可以幫大人掃地、擦桌子、澆花等。
相信孩子就像相信自己一樣,作為老師或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能力,一定為幼兒創造學習、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學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