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關河令》閱讀題答案(精選3篇)
文言文《關河令》閱讀題答案 篇1
(20xx •大綱版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關 河 令
周邦彥①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②,云深無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文言文《關河令》閱讀題答案 篇2
1.從上、下兩闋的首句看,這首詞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構思技巧的能力。題干已經明確提示從兩闋的首句看,而上闋的“漸向暝”和下闋的“更深人去寂靜”,是比較明顯的一個時間過渡,據此可以看出是時間線索。
答案:是以時間推移為線索來寫的。上闋寫的情景發生在日間“漸向暝”時;下闋寫作者難以入眠的情景已經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靜時。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的心情。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時應結合詞中運用的具體意象以及由此展現的意境,整體把握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寫中的思想感情。從上闋的“凄冷”“無雁影”能看到詞人思念親人卻無音信的凄涼心情,從下闋“寂靜”“孤燈”“酒醒”“夜永”能看到詞人長夜無眠的孤寂心情。
答案:作者在詞中表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闋寫作者站在庭院等候親人的消息,但盼來的只是“無雁影”;下闋寫作者本想借酒澆愁,酒醒之后,卻愁上加愁,于是感嘆不已,使孤棲之愁更深一層。
文言文《關河令》閱讀題答案 篇3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語文在高中課程中的地位已顯得越來越重要。當前的高考語文試卷中文言文閱讀占到總試卷分數的20%。這篇關河令閱讀答案是由小編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把握語文文言文閱讀的特點,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關河令 周邦彥①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②,云深無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1)從上、下兩闋的首句看,這首詩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答: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的心情。
答:
關河令閱讀答案,僅供參考:
【答案提示1】 此詞以時光的轉換為線索,表現了深秋蕭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獨感。
【答案提示2】作者意在寫心境、寫情,但主要筆墨卻是寫環境,而白日蕭瑟清寒的環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環境更浸潤了主人公的孤獨感。
這篇“關河令閱讀答案”是由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祝同學們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