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立雪》閱讀答案(通用5篇)
《程門立雪》閱讀答案 篇1
尊師重教,虛心學習,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更應該發揚光大這種美德。小編整理了《程門立雪》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程門立雪
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史。熙寧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hào)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xī)然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zuò)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游,號曰龜山先生。(選自《宋史·楊時傳》)
《程門立雪》閱讀題目:
【小題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頤既覺 (2)德望日重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游。
【小題3】同學們,從楊時身上你學到了什么?請談談讀過本文之后的感受。(3分)
《程門立雪》參考答案:
【小題1】(1)醒來,停止睡覺 (2)一天天
【小題1】(楊時)道德聲望一天天大起來,各地士人不遠千里前來跟著他學。
【小題1】尊師重教,虛心學習,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更應該發揚光大這種美德。
解析【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作者所要抒發的感情。意思表述正確即可。
《程門立雪》閱讀答案 篇2
設計思路:
《程門立雪》是一篇成語故事,課文中說的故事就是這個成語的典故,要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程門立雪”這個詞語的意思,充分體現“立雪”的情景,進而使學生熱愛學習,尊敬老師。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漢字:程、宋、尊、默、疼、慈、祥、容。會寫8個漢字:驚、醒、宋、容、盡、息、急題及以下詞語:驚動、宋朝、面容、盡快、休息、急忙、問題。學習偏旁“酉”。
2、朗讀課文,能較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出來。教育學生熱愛學習,尊敬老師。
3、會用“非常”、“急忙”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告訴學生“程門立雪”是個成語,課文《程門立雪》講的就是這個成語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準確。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把帶注音的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字音讀錯或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糾正丟字、添字和破詞、破句的現象。
三、熟讀課文,讀流利。
1、練習把課文讀流利。讀得準確,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不唱讀。
2、標出自然段,同桌互讀,每人讀一段,看準讀得正確、流利。
四、理解課文,讀出感情。
1、輕聲讀課文。說說你覺得楊時是個什么樣的人?
2、指導讀好2—5自然段。讀出感情,理解詞句。
(1)找出楊時愛學習的句子讀一讀,指導讀出急切的心情,讀中理解“爭論”、“弄清”、“冒著”、“請教”等詞語。
(2)指導讀楊時尊敬老師的句子或詞語,一邊讀一邊體會“悄悄地”、“一聲不響”、“默默地”、“靜靜地”的情景。指導讀出楊時他們生怕有一點動靜都會吵醒老師的心情,讀得輕輕地。
(3)通過讀全文,再把課文寫雪的詞句畫出來讀一讀,然后說一說“程門立雪”這個成語的意思。
五、指導寫字
驚:右窄左寬,豎心旁要寫得稍靠左,還要注意它的筆順,左邊“京”字上中下各部分要對齊。
醒:左邊“酉”不要少寫中間的一橫。
宋:寶蓋頭要定位好,下面“木”字的長橫寫在橫中線上。
容:注意下面“谷”的“八”要壓在橫中線上,“口”字居中。
息:注意第五筆“一”要寫在橫中線上,下面“心”字的位置要擺好,上下對正。
六、做課后第2題和第3題。
1、第2題是讓學生照樣子,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如:慢慢地,輕輕地,漸漸地等,目的豐富學生的詞匯。
2、第3題是練習用“非常”和“急忙”造句。要先讓學生通過讀句子,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及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再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的運用詞語造句。
《程門立雪》閱讀答案 篇3
《程門立雪》是一篇成語故事。本課通過描述宋朝著名學者楊時和同學去向程頤老師請教問題時,不愿意打擾老師午睡,寧愿在風雪中等待這一故事,使學生體會他尊敬老師的情感和愛學習的好品質,同時知道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培養尊敬師長的情感。課文情節生動、感情真摯,易引起學生共鳴。
上課時,我的課堂設計主要圍繞以下四個環節進行實施的。(1)揭示課題,進行質疑。由學生頗感興趣的成語故事入手,引出課題,然后讀題、看圖,提問。(2)整體感知,學習生字。帶著提出的問題聽錄音,然后自由交流,由老師根據交流情況作一個小結,把課文主要內容和文中生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概括成一段話并出示,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進一步感知課文。(3)再讀課文,感悟內容。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老師布置一個大問題“楊時真是一位愛學習、尊敬老師的人,請小朋友輕聲讀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詞或句可以看出?說說理由。”整個過程完全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尋找、去討論、去爭辯,去感悟,真正做到全體總動員,人人參與,個個有收獲。(4)課外拓展,完成練習。由課文學習延伸到學生自己身上,聯系實際,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進行了一次實踐活動,也經歷了一次思想上的凈化。
《程門立雪》閱讀答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程、楊、尊、敬、咱、待、疼、漫”等8個生字。積累 “尊敬、等待、漫天飛舞、慈祥、心疼”等6個詞語。正確書寫“楊、尊、敬、咱、疼、漫”等6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背誦課文第三小節。
3、在閱讀的過程中想一想,楊時為什么冒雪站在程老師家門口。
4、知道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培養尊敬師長的情感。
重點難點:
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10個,積累詞語6個,正確書寫生字5個。從楊時的行為中體會他尊敬老師的情感和愛學習的好品質。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中國歷有許許多多的成語,它們大多包含著一定的意義,因此流傳至今。有一些還有專門的故事呢,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個成語故事。
2、(請1個學生讀課題)程,是后鼻音;門,是前鼻音。一起讀課題。
3、認真讀課文,請你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交流:楊時和同學站在程老師家門口的雪地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程頤老師 楊時)
學習:“程”可以作人的姓,在課文中指的是——程頤老師。
楊 :第五筆“橫折折折勾”,一筆寫成,在桌面書寫。
重點讀好“程頤”“楊時”人名。
簡介:程頤是我國宋朝的教育家,大學問家。他和哥哥程顥,并稱“二程”,兩人都有非常大的學術成就。
楊時是宋朝學者。他曾是程顥的學生,程顥非常喜歡楊時的謙虛好學。程顥死后,楊時又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楊時拜程頤為師后,此時的楊時已經40多歲了。
2、學習第一小節:
媒體出示:
宋朝學者楊時很愛學習,也非常尊敬老師
(1)學詞語:尊敬,拼讀詞語,男生讀,女生讀。
尊敬就是小輩有禮貌地、恭恭敬敬地對待長輩。可以說學生尊敬老師,也可以說年輕人尊敬老年人。
(2)“尊”的筆畫較多,上下結構的字,大小相當,不要漏掉里面的短橫。
(3)讀第一小節
3、讀《程門立雪》的故事,要求學生試說說課文的內容。
4、教師歸納
(1)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大家自己朗讀。
(2)在這段話中,有6個生字,請你和同桌合作,一起復習程、敬、楊、尊,學習待、漫。
(3)交流。
音:程、敬、楊(后鼻音)、 尊(注意韻母)、漫(前鼻音)
形:漫——和“慢”比較;待——和“持”比較
義:等待(換詞理解) 漫天飛舞(換詞理解)
(4)指名讀,男女生讀。
《程門立雪》閱讀答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
要求念得好。
二、簡介“成語”
1、簡介“成語”,舉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語。
再讀課題。
三、聽成語故事錄音,學習生字。
1、聽錄音。
2、學習詞語。
(1)讀生字:
楊尊論盡冒敲等默久疼(師:這個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齊讀上面的生字。
按順序齊讀;打亂順序齊讀;自由讀;指名讀。
(3)給“楊、容”組詞。
(4)了解“黑”部首。
教師示范寫“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學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學生書寫生字(表揚寫字認真,寫得好的學生)
三、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表揚姿勢正確,讀得快,讀得響的學生)
2、給小節加序號。
3、指名學生自由選讀課文某一小節,教師給評點指導。
4、教師示范讀第三自然段。(要求學生學著讀)
5、指名讀課文某一小節。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
1、齊讀第一自然段。
教師評點,要求學生讀得好。
指名學生背誦。
2、練習
(1)楊時
要求學生說一句話。
(2)楊時是宋朝大學問家。
要求用上既……又……
3、齊讀第二至五小節。
4、指名學生分別讀2-5小節。
5、理解“程門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師簡介“程頤”)
(2)“門”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語中還缺什么?(誰和誰)
6、說話練習。
(1)程門(誰)和(誰)立雪。
(2)要求把“程門立雪”的意思說具體。
程門(誰)和(誰)立雪,,。
(3)學生自由說。
“程門立雪”指的是。
(4)指名說“程門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準備請教”、“誰和誰”、“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說?
在這句話前用上“為了……”該怎么說?
(6)在上面的話后加上“說明楊時是的大學問家”怎么說?
7、讀、背末一小節,完成練習。
(1)指名讀最后一小節。(教師評議)
(2)教師示范讀最后一小節。
(3)學生齊讀這一小節。
老師問了三位小朋友,一個小朋友說“久久沒有說話”是程老師一直沒有說話;另一位小朋友說程老師沒有話說;還有一位小朋友說程老師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你們說哪一種說法對?
(4)練習:
程老師聽了,兩眼望著門外飛舞的大雪,久久沒有說話,心里激動地說:“。”
a、學生自由說后寫下來。 b、指名學生說上面的話。
(5)用“心疼”說一句話。
二、小結。
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