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食物品嘗會》(綜合活動)
《紅色食物品嘗會》(綜合活動)
第四章 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第一節食物 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1)了解生物間普遍存在攝食與被食的關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鏈。2、能力目標 (1)通過分組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會畫一些簡單的食物鏈。...
第二節 食物的消化二 食物在胃腸內的消化 教材分析食物在胃腸內的消化是《食物的消化》一節的核心知識,且課本中提到很多學生以前沒有接觸到的名詞,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學生能敘述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成分,并能舉例說明各種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作用。2、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積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等。...
活動目標:1.使幼兒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可滿足身體各方面不同的需要。 2.幫助幼兒克服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挑食、偏食等。教學準備:自制圖片:肉類、蔬菜、水果、豆類、谷類教學過程: 小朋友們,大家好!...
合理地給孩子補充一些營養食物可以起到健腦益智的作用。反之,如果不注意食物的選擇,孩子愛吃什么就讓他吃什么,反而會有損大腦發育。哪些食物有損于大腦發育呢?1、過咸食物。...
醫生專家提醒家長,以下15種食物兒童不宜常吃多吃: 橘子:多吃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甚至腹痛腹瀉,引起骨病。 菠菜:其中含大量草酸,在人體內與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
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發燒,它是患病時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患病發燒時,由于體溫升高,機體免疫力降低,胃腸道的消化與吸收功能減退,所以一個人發燒時會發生營養消耗增加與消化功能減弱的矛盾。...
一、教前設想:小學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保障,本課在教材中起主導地位,通過研究“吃”的問題,引領學生們從身邊的事物出發,從每天經歷的活動出發,展開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在三年級探究食...
活動過程:1 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事物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教師組織幼兒觀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裝。引導幼兒討論:你發現食品袋上有什么?包裝上為什么要注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第4章第2節錯綜復雜的食物關系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 了解生物間的食物關系是錯綜復雜的。(2) 知道什么是食物網。2、能力目標:(1) 通過分析資料,進行語言表達。(2)學會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內容簡介:通過第一單元一、二兩章的學習,學生了解了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人類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是從環境中獲得的。本章依據課程標準中的二級主題“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 的具體要求,安排了飲食與營養、營養物質的...
炎炎夏日,細菌滋生,食物的消毒尤顯重要,可不少人對食物消毒存在種種誤區。誤區一:壞味食物,煮煮就能吃專家提醒:有的細菌耐高溫,如能破壞人體中樞神經的肉毒桿菌,其菌芽孢在100℃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個多小時。...
課文解讀:本單元的幾篇文章屬于說明事理的說明文,我們知道,一篇好的說明文必須既注意科學性,也要適當地注意生動性。《食物從何處來》就是這樣的文章。...
教學目標:1.在通過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說明內容,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和理解說明順序;3.揣摩語言,了解本文說明語言的特點。4.領會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教學時間:兩課時。...
活動目標:1、3以內數的點數。鞏固對3以內數的認識2、根據蔬菜的數量與實物卡片、數字卡片的匹配3、通過操作讓幼兒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活動準備:蘿卜。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