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綜合活動設計《做扇子》(通用2篇)
中班綜合活動設計《做扇子》 篇1
設計背景:
扇子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特別在夏天更是平凡的使用。但由于現在科技不斷發展,扇子逐漸被家用電器所取代,幼兒對于扇子的了解越來越少了,所以我設計了這節課。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季節特點,讓幼兒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群,培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工活動的興趣,通過幼兒親手設計扇子過程,更能讓幼兒感受扇文化的魅力。
活動目標:1、了解扇子的種類及組成部分,學習用折、畫的方法自制扇子。
2、知道扇子是中國傳統的消暑工具。
3、在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動手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幼兒自主操作,能夠利用老師給準備的材料做出自己喜歡的扇子。
活動準備:白紙、剪成圓形的彩色卡紙、冰糕棒、膠水、膠帶、各種扇子、水彩筆、課件
活動過程:
一、 用老爺爺扇扇子的情景引起幼兒興趣。
“夏天來了,天氣好熱啊!(老爺爺拿出扇子)扇一扇,哇!真涼快,小朋友你們看看我的扇子漂亮嗎?(漂亮~~~~)我還有好多扇子呢!瞧,它們都在這哪,你們看看吧!”(出示掛滿扇子的展板)
二、欣賞扇子,了解扇子的種類
1、師:咱們一起看看,這么多扇子你最喜歡哪個?為什么?它們又是用什么做的呢?
(請個別回答,形狀好看、圖案好看等 材料:木頭、紙、絹布、藤編的、蒲葵葉、羽毛)。
2、師: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扇子,其實這些扇子總共分為兩類”。(一類可以折起來收起來的叫折扇,另一類扇面是張開的,不能折起來的叫團扇)。
3、師:我來考考小朋友,這是什么扇子?(折扇、團扇)小朋友真棒表揚一下自己把。
三、掌握扇子的組成部分,學習制作紙扇
1、 師:剛剛老爺爺偷偷告訴我,他還想要更多的扇子,咱們一起來幫老爺爺做扇子好不好?
2、 師:做扇子之前我先來考考咱班小朋友,扇子是由那些部分組成的?
3、 (扇柄、扇面)
4、 “扇子應該怎樣制作,讓我們來看一看”。打開課件出示折扇的制作步驟,然后再出示團扇的制作步驟。
折扇:(1)拿出一張白紙,在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
(2)從紙的一頭開始這出細長方形,反正折直到把整張紙折完。
(3)、取中間對著,把對折的面用膠水站起來。膠干透慢慢打開扇子完成。
團扇:(1)、幼兒在圓形的卡紙上自由作畫。
(2)、拿出冰糕棒,用膠帶粘在卡紙背面,扇子完成。
5、事先準備好紙、筆讓幼兒自己制作。
三、 展示成果
師:你做的是什么扇子?上面畫的是什么?現在把做好的扇子送給老爺爺把!(老爺爺出場收扇子,同時感謝小朋友)。
五、活動延伸:
扇子是夏天消暑的方法,除了扇扇子還有哪些消暑的方法?
如:穿裙子、短褲、t恤、涼鞋還可以吹空調、電扇、吃冰糕、游泳等。
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好多的辦法請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明天再來告訴我。
活動反思:
制作扇子既可以鍛煉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也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活動中我沒規定要畫什么,孩子們可以自己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在最后扇面粘貼扇餅的時候需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以后的手工活動中我回盡可能的讓每個孩子都能自己完成,提高他們的自主動手能力。
中班綜合活動設計《做扇子》 篇2
進入夏天天氣開始炎熱起來,扇子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于是我們在活動中讓幼兒一起來自制扇子。活動最初以提問的方式把幼兒的思緒引到活動中來,孩子們說出了許多可以防暑降溫的方法,如:開空調、電風扇、吃冰棒、穿短袖、扇扇子等等,從而引出“扇子”這一關鍵詞。引導孩子們通過自由觀察、擺弄各種不同種類的扇子,與身邊同伴討論探索扇子的奧秘。一些孩子在擺弄完扇子之后發現有的扇子可以折起來,扇的時候需要先把扇子打開再扇,而有些扇子只要拿起來就可以直接扇,用不著打開,扇起來就比較方便;也有一些幼兒覺得能折起來的扇子在出去玩的時候比較方便攜帶在身上;還有幼兒發現了,有的扇子特別大扇起來的風也很大,有的扇子特別小扇起來的風也很小等等。通過幼兒對這些扇子的自由擺弄后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論。之后我們便開始了扇子的示范講解和制作,在整個制作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孩子們得到了扇面大的扇子風大的結果,但在制作中,卻沒有幼兒把扇面做大,反而都像平日一樣畫的很小,并沒有考慮到做扇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扇子能夠扇出風來(越大越好)。而做折扇的孩子由于用的材料是一整張彩紙,所以不需要考慮到裁剪的問題,大小是老師課前準備好了的,制作出來的效果相較團扇就比較成功。總結了整個活動幼兒制作出來扇子的效果后發現,其實在活動中他們就已經得出了扇面大風即大的結論,但是我卻沒有及時把這樣的結論融合到接下來扇子制作的示范講解中,導致幼兒并沒有能夠將這些經驗遷移到實踐制作當中,出現了理論的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脫節的現象。在活動之后將材料繼續投放到美工區,讓感興趣的幼兒可以再次嘗試制作扇子,果然很多人喜歡,又再次拿起了彩紙進行制作,這次在孩子們操作之前請他們回憶了活動中我們發現的扇子的奧秘后,有孩子說出了扇面大的扇子風才大,于是便順理成章的將這個結論再次結合了操作給與幼兒暗示,區域活動結束后我發現今天去美工區制作扇子的孩子都能夠將團扇的扇面做的較大,在介紹作品時孩子們也提到了今天的扇子風比上次的要大,并都能夠知道風大的原因,通過投放到區域的延伸活動讓幼兒重新找回了經驗,并與實踐相結合,得出了很好的結果。經過了這一次的活動,我發現在每一次的活動中都需要注意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連接,有時候并不能從教材上生搬硬套,要學會靈活的改變,讓環節與環節能夠很自然的過渡,如果在這個過活程中能讓知識相互融合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