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魚的桂花發夾》教案(精選3篇)
《小小魚的桂花發夾》教案 篇1
本月是開學的第二個月了,孩子們已經進入了狀態,并且都會主動投入教學活動。在秋天來臨之時,我們開展了關于秋天的主題,其中《小小魚的桂花發夾》就是其中之一,《小小魚的桂花發夾》是一個故事,是講述秋天到了,有一只小小魚在小河里快活地游著,一朵桂花剛好落在了小小魚的腦袋上,成了小小魚的桂花發夾,小小魚非常喜歡,到了晚上小小魚依依不舍地與桂花發夾說再見。可是第二天桂花發夾不見了,它非常難過,在小伙伴們地幫助下,老桂花樹送給它們每人一個桂花發夾。從故事中感受老桂花樹與小小魚之間的友情,從而告訴我們的孩子們同伴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安慰,我們的友誼才會長久。
這個活動之前,我事先做了鋪墊,讓幼兒認識了桂花,并且仔細的觀察了桂花的形狀、顏色、大小,并對桂花充滿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活動中,我在導入部分出示了桂花,引出了故事。我第一遍講述時就直接敘述,再加上我稍夸張的表情、眼神和手勢幼兒都聽得非常認真。對于我提出來的問題基本上大部分幼兒都能夠回答出來。由于前面已經有過桂花的鋪墊,幼兒對于桂花發夾有了一個概念,能夠很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簡單地用了掛圖的形式,幼兒專心致志的傾聽著我來講故事。
整堂課下來,我自我感覺:在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在說到秋天這個季節的時候,雖然幼兒都知道故事發生在秋天,但是對于秋天的一些特征不是特別的清楚,對于這一塊的生活經驗,應該在課前再鋪墊一下,效果更加好。而故事中的提問,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我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一次次地畫面展示。從提問上來看幼兒,那個別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相差比較大,只有十分之一的幼兒能跟上老師的思路與提問,而其他孩子就是安靜地聽著,站起來問他,就是不說或者說“我還沒想好!”這是值得我要考慮地,以后該如何來提高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從活動中,讓我了解到了孩子們的語言發展水平,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這方面的培養!
《小小魚的桂花發夾》教案 篇2
設計思路:秋天到了,桂花開了,幼兒園里撲鼻而來一股桂花香。“老師,老師,什么味道這么香啊!”小朋友們紛紛地嚷道。我們尋著這股香味來到了幼兒園的桂花樹下,認識了桂花,小朋友們還把掉在樹下的桂花撿起來放在手心里,細細地聞著這股香味,還討論著像什么等!看著孩子們對桂花如此感興趣,我找來了這則優美的小故事,通過舒緩的音樂、漂亮的圖片、優美的文字和香香的桂花,在活動中提出了對教材美學因素的挖掘,根據目標要求,設計的提問主要側重于對語言美的品讀,通過幼兒對作品的感悟、對語言美的體驗、對意境美的感受、對自制作品的享受等,培育了多方面的審美心境,喚起新的審美注意和審美渴望,產生更宜人,感人,化人的審美化效應。
一、活動目標:
1、能仔細地傾聽、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所描述的“桂花開,小魚游”的美好景色。
2、在感受故事意境美的基礎上嘗試著制作桂花發夾,體驗自己制作桂花發夾帶來的成就感。
3、 體驗老桂花樹的愛意。
二、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學會欣賞美。
2、難點: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三、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
2、每個幼兒一枚鐵發夾,桂花若干。
3、音樂《秋日私語》。
4、課前讓幼兒觀察桂花飄落的情景。
四:活動過程:
一、 引題。
1、聯想桂花飄落的情景。師:“秋天到了,一陣涼爽的秋風吹過,老桂花樹隨著秋風輕輕搖擺,落下了一陣香香的桂花雨。桂花落到了哪里?”(教師邊說邊做動作)
2、猜猜小小魚會把桂花當什么。
(1)小河里飄滿了香香的味道(出示第一幅背景圖小河),你們看!把誰吸引來呀?”(出示小魚的圖片,粘到第一幅背景圖上)(
2)請小朋友們想想小小魚會把落在小河里的桂花當做了什么呢?”
(3)那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小魚到底把桂花當做了什么?”
二、 欣賞故事。
1、教師完整地配音樂講第一遍故事。(邊講邊出示后面的圖片)
(1)教師提問:小小魚把桂花當做了什么?”(發夾)
(2)給故事取名字:我們給這個故事取個題目吧。
2、幼兒再聽一遍故事。
(1)小小魚失去了桂花發夾,它心里會怎么想?(小小魚失去了桂花發夾的時候,感到很傷心)
(2)小小魚的伙伴們對小小魚怎么說的?后來它們去了什么地方?(小小魚,別哭了,我們到小河的上游去看看吧,說不定會幼很多很多的桂花發夾的,我們大家也都想要一枚桂花發夾呢!)
(3)老桂花樹是怎樣接待小小魚和它是我伙伴們的?對它們怎么說的?”
(4)圖片中哪個地方最美?你覺得故事里你最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三、 制作桂花發夾。
1、教師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其制作方法。
2、教師分發材料,幼兒制作。(教師播放音樂)
3、教師觀察并進行指導
四、結束
1、(音樂停止)這時候秋風又吹起來了,飄下了許多桂花。(幼兒拿著做好的發夾做動作)
2、飄啊飄,飄到了小河里,變成了那么多漂亮的發夾,小動物們一定很喜歡的!我們把做好的發夾去送給更多的小動物吧!(教師邊說邊帶著出場)
附故事:小小魚的桂花發夾秋天到了,小小魚在河里快活地游著。遠處飄來了一朵桂花正好落在小小魚的腦袋上。小小魚高興地說:“我有一枚桂花發夾了。” 太陽下山了,小小魚回家睡覺。可桂花發夾漂在水面上。小小魚依依不舍地對桂花發夾說:“晚安,桂花發夾,明天早上見。” 第二天早上,小小魚發現桂花發夾不見了,桂花發夾跟著河水去了遠方。小小魚傷心地哭了。小小魚的伙伴們來了,他們一起去找桂花發夾。啊!多么美麗的地方呀!金色的桂花把天空也映成金色的了——。老桂花樹笑瞇瞇地說:“多么可愛的小魚兒呀!我送給他們每人一枚桂花發夾吧!”只見老桂花樹伸了伸腰,落了一陣香香的桂花雨,給每一條小魚都戴上了一枚桂花發夾。小魚兒們高興地說:“謝謝老桂花樹!” 戴著桂花發夾的小魚兒們回家了,遠遠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朝霞,在小河里漂浮,美麗極了。
《小小魚的桂花發夾》教案 篇3
小班教案--《小小魚的桂花發夾》
領 域
語言
活動類型
故事
活動來源
幼兒園課程指導p122
實施時間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內容,感受故事中老桂花樹和小小魚的友情。
2.樂意欣賞故事的畫面,嘗試講述自己喜歡的內容。
活動重點
感受故事中友愛的情感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中老桂花樹和小小魚的友情
活動準備
掛圖11號;《小朋友的書.秋天來了》;磁帶和錄音機
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
預設時間
一、引出主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是《小小魚的桂花發夾》。你們見過桂花發夾嗎?小小魚怎么回事有一個桂花發夾呢?我們來聽故事。
二、老師講述故事。
提問: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季節?
小小魚怎么會有一個桂花發夾呢?
三、教師依次出示掛圖,分段講述故事,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掛圖一,講述第一段,提問。
小小魚的怎么會有一個桂花發夾?
河里怎么會有桂花呢?
小小魚喜歡桂花發夾嗎?它是這么說的?
2.出示掛圖二,講述故事第2~4段,提問:
桂花發夾為什么會不見了?
小小魚的心情如何?
誰來幫助他?他們想了個什么辦法?
3.出示掛圖3,講述故事第5~6段,提問:
他們來到了什么地方?
老桂花樹是怎么幫助小小魚和小伙伴們的?老桂花樹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小魚兒們怎么說的,這么做的?
四.教師再次講述故事
五.討論:你最喜歡故事里的 那幅圖片?為什么?
六.幼兒邊閱讀《小朋友的書秋天來了》第5~7頁“小小魚的桂花發夾”,邊聽故事錄音,學學老桂花樹和小小魚的對話。
1鐘
3分鐘
6分鐘
2鐘
2分鐘
2分鐘
這個活動之前,我事先做了鋪墊,利飯后散步的時間,讓幼兒認識了桂花,并且仔細的觀察了桂花的形狀、顏色、大小,并對桂花充滿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出示了桂花,引出了故事,幼兒都聽得非常認真。對于我提出來的問題基本上大部分幼兒都能夠回答出來。由于前面已經有過桂花的鋪墊,幼兒對于桂花發夾有了一個概念,能夠很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但是,在說到秋天這個季節的時候,雖然幼兒都知道故事發生在秋天,但是對于秋天的一些特征不是特別的清楚,對于這一塊的生活經驗,應該在課前再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