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綜合:猜猜我是誰
設計意圖:
綜合《猜猜我是誰》是中班主題《可愛的動物》下的一節教學活動。動物一直是幼兒津津樂道的話題。“猜猜”的方式不僅符合中班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更有利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本教學活動通過傾聽聲音、和觀察動作等手段來幫助幼兒辨別猜測動物,其中尤以局部猜測為抓手,層層推進,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猜想等思維能力。在幼兒猜測后同步用直觀圖片驗證,猜測的樂趣和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聲音、動作、局部特征來辨別猜測動物;
2.在猜測的過程中觀察、比較、猜想等能力得到發展;
3.體驗猜測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常見動物的聲音、外形、飲食等已有初步的認識;
2.物質準備:教學ppt《猜猜我是誰》、 猜謎設計表。
活動過程:
一、說說演演動物,引發對動物的興趣。
1.說說喜歡的動物
師: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
2.演演看過的動物
師:誰能用表情和動作來演一演你喜歡的動物,讓大家猜猜看。
小結:小朋友知道的動物可真多。剛才我們用表演來猜小動物,用聲音你行嗎?
二、根據聲音猜動物,初步感受猜測的樂趣
1.利用聲音猜動物
(1)師(逐一播放小貓、小羊):聽,是誰?
(前面兩個比較簡單,幼兒都能猜得出是什么,所以直接是幼兒猜測,教師出示動物驗證,并表揚,如果然是中班的孩子,會聽,一下子就猜得出。)
小結:每個小動物發出的聲音可能都不一樣,通過聲音可以猜出是誰。
(2)師:(同時播放狗、公雞的叫聲):還有誰呢?
(此環節幼兒聽到一個動物叫聲就說出動物名稱,教師可讓幼兒聽時等一等或直接告訴他們判斷錯了,不止一個動物,形成強烈的對比后再來播放圖片驗證)
小結:看來耐心點、仔細聽很重要哦。
2.借助聲音和特征猜動物
師(播放兔子叫聲):再聽一個。
(憑聲音幼兒難聽出,猜測不同答案,教師出示兔子耳朵進行提示,幼兒猜測正確后圖片驗證)
小結:有時不光需要聽,也借助于眼睛去看哦。
三、根據局部特征猜動物,體驗猜測的樂趣
1.根據簡單局部特征猜測
(1)師(出示大象鼻子、長頸鹿脖子):看,可能是什么動物?你是怎么知道的?
(特征明顯,較簡單,幼兒都能猜得出,教師要追問猜測的過程。)
小結:根據每個動物特別的地方可以猜出來是誰。
(2)師(出示蝴蝶花紋、斑馬紋和老虎紋):再來一個,是誰?
(特征有類似,且不明顯。幼兒在猜測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混淆或錯誤,請其他同伴闡述,進行資源之間的互動。)
2.根據局部相似特征猜測
師(出示小雞絨毛):這是誰呢?
(幼兒答案不一,如猜是小雞或鴨子等。教師統計幼兒答案,詢問幼兒猜測的理由。然后出示爪子和頭部進行提示,最后用歌曲來驗證:毛茸茸呀,胖乎乎,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驗證幼兒猜測結果,過程中極力調動幼兒參與的興趣。)
小結:有時候靠一個特點是猜不出來的,需要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動物。
四、嘗試設計動物謎,進一步體驗猜測的樂趣
1.了解設計表,明晰操作要求
師(出示猜謎設計表):剛才通過演一演、聽一聽和看一看的方式來玩猜動物的游戲,能用畫一畫的方式來玩猜謎的游戲嗎?
教師示范設計,請幼兒來猜。
2.動手操作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把你喜歡動物的特征記在這張紙上的空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