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怎么動(健康)
目標
1.能積極探索自己身體的運動機能。
2.感知自己身體的很多地方都能運動。
準備
1.掛圖。
2.人體器官模型,以及人體骨骼關節、臉部。
3.彩色粉筆。
過程
1.哪里部位能動。
——除了手、腳、脖子、屁股能動,我們的身體還有哪里能動呢?
——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
——鼓勵幼兒交流探索經驗,說說自己的發現并演示。
——根據幼兒的發言用彩色粉筆在掛圖上圈出身體上能動的部位。
2.身體運動的秘密。
——引導幼兒把手放在胸口、頸部、手腕處,感覺心臟的跳動。
——這是什么在動?身體里還有什么也在不停地動?
——出示人體器官模型,幫助幼兒理解身體里有很多能動的部位,有些是我們自己能控制的,如關節、肌肉的運動;有些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如心跳、胃腸蠕動等。
3.請你跟我這樣動。
——請一個幼兒做帶領者,邊做邊說:“請你跟我。”其他幼兒邊模仿他的動作,邊說“我就跟你”。如:請你跟我轉手腕(彎彎腰、擠擠眼、張大嘴等)。
——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動作來進行游戲。
建議
1.如能提供聽診器讓幼兒聽心跳的聲音,或通過測量肺活量來感知胸廓運動,則更能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2.如沒有人體器官模型,可以用彩色掛圖來替代。
3.自主探索是幼兒積極性高漲的學習環節,教師應引導幼兒注意小關節引起的小幅運動和不易注意到的臟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