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我身邊的交通工具
活動四:不同的車 活動目標:1、加深幼兒對相同和不同概念的認識。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活動形式:分組活動——益智區活動準備:各種汽車圖片、筆、各種車的影子圖片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請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各種車子,并說出他們的不同之處。 出示車的影子,請幼兒進行分類。 2、鼓勵幼兒在操作中進行交流。 鼓勵幼兒創造出其他的玩法。 平安琪一下就指出了第一行中的一輛車說:“老師,這輛車不一樣,它的車頂上有窗戶,別的車上沒有。” 蘇佳偉指著這輛車說:“這輛車的窗戶也不一樣,有三個,別的車都是兩個。” 張若顏說:“第二行的這輛車轱轆比別的車少,只有一個,沒法開呀!” 徐嬈指著第三行說:“這輛車是公共汽車,長方形的,別的車都是小轎車,不一樣。” 幼兒紛紛開始從汽車的影子中找出相同的放在一起。 陳麗莎拿起了一張無軌電車的圖片放進了公共汽車中。 張超宇馬上把它拿了出來,說:“不對,這輛車放錯了,應該放在這里,和這些有辮子的放在一起。 陳麗莎對張超宇說:“謝謝你!” 平安琪一邊給汽車影子分類,一邊說:“小汽車回家了,你住這里吧……” 張超宇說:“對了,咱們可以換個玩法。咱們把這些汽車排成一條長隊吧!” 蘇佳偉說:“好吧!咱們比賽,看誰排的長。” 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比以前進步了很多,從只看到大的形體,到現在能發現比較細微的不同之處,這其中融入了幼兒許多的心思。教師應該及時發現這一點,并進行因勢利導。鼓勵孩子們到往這個方向發展。
活動五:制作交通工具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能用多種廢舊材料進行想象、創造。2、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能表現出較細致的特征。活動形式:美工區分組活動——幼兒自愿參加活動準備:各種幼兒收集來的廢舊材料、各種美工制作工具、雙面膠、彩筆等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出示各種模型,以要開一個交通工具展覽會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你想做些什么?” “開到海上做什么?” “那,你們想用什么來做呢?可以怎樣做?” 2、請幼兒進行制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請幼兒對同伴講一講自己的制作方法。 劉浩一:“我要做一輛大公共汽車,把看展覽的人都拉過去。” 張超宇:“我要做一個救護車,萬一有人病了,我好帶她去看病。” 孫家豪:“我想做一個飛機,能從天上看展覽會。” 劉岳天:“我要做一個船,開到大海上。” “帶看展覽的人出去玩。” 袁智鑫:“我想用一個大瓶子做一個壓路機,用兩個可樂瓶做轱轆。” 徐嬈:“我要用水彩筆畫一個大輪船。” 耿寧:“那我用橡皮泥做一個小汽車吧!” 劉浩一:“我想用牙膏盒子做一架飛機!” 張超宇:“我也想做飛機,我想用瓶子做。” 孫家豪:“我想做一個航天飛機,能飛到太空上。” 教師:“那你想用什么來做呢?” 孫家豪:“我想用塑料碗做。” 幼兒專注的進行自己的制作。 張超宇:“看我的飛機多好看呀!這里還有大炮呢!可以打壞人!” 劉浩一:“我的飛機也很漂亮,可是這個盒子不太結實,老是粘不住。老師,您幫我想想辦法吧!” 徐嬈:“我畫的是大輪船,可以坐很多人。老師,我帶你出去完好嗎?” 幼兒的相關知識經驗在整個活動中得到了豐富。因此幼兒在表述上也更加趨于完整。正是由于有經驗,幼兒才能搞保證自己的想法得到證實,才能更有信心地去進行操作。同時,在活動中,孩子的每一次失敗都是他們獲得最后成功的基石,教師不要盲目地進行幫助或引導,而應視情況,盡可能的多給有兒自己嘗試的機會,讓幼兒在失敗中自己總結經驗,要比教師幫助總結的經驗記憶的更扎實,理解得更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