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詩歌仿編《梳子》
課前分析:
這是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穎奇特的詩歌。詩歌從媽媽和孩子互相梳頭談起,用比擬的手法,將風比作樹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兒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美麗的畫面。這首詩歌在結構上采用了重復的方式,給幼兒仿編詩歌提供了模仿的句式,因此比較適合進行仿編活動。在幼兒中開展詩歌的仿編活動,可以循序漸進的培養幼兒對語言藝術的敏感性,鍛煉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增長幼兒的藝術思維能力,同時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這首詩歌是以詩的形式來揭示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因此通過方編活動還可以增進幼兒對事物之間聯系的了解。
活動內容:文學活動仿編詩歌《梳子》
活動目標:
1.初步引導幼兒學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仿編詩歌的興趣。
2.鞏固幼兒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感受作品的表現手法,增進幼兒對學習詩歌的興趣。
3.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4.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及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初步學習過詩歌《梳子》;已有一定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的直接或間接經驗。
2.多媒體教學設備及電腦課件一套;錄音機一臺、空白磁帶一盒。
3.室外布置成美術圖片展覽館,在課前帶幼兒進行參觀;幼兒操作卡片及背景圖。
4.教師布置成影劇院形式;幼兒每人一張寫有數字的圖形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語言引導,幼兒參觀美術圖片館,幫助幼兒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2.復習詩歌《梳子》。
1)教師語言引導,幼兒進入教室:“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你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現在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張電影票,進入電影院后請小朋友對號入座。”
2)出示根據詩歌內容制作的電腦課件,幼兒隨畫面集體有表情地背誦詩歌《梳子》,鞏固幼兒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小朋友,電影里演了些什么?我們可以為它匹配學過的哪首詩歌?現在請小朋友跟著電影一起有表情的朗誦一遍這首詩歌。”
3)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通過對有關問題的討論,幫幼兒感受詩歌的表現手法,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提高幼兒對學習詩歌的興趣;同時也為幼兒的仿編活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風和船真的是樹和海的梳子嗎?為什么說風和船是梳子?他們是怎樣梳著樹和船的頭發的?”
3.學習仿編詩歌《梳子》。
1)出示電腦課件:“小鳥在藍天上飛翔”、“小魚在水里游”。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作仿編詩歌的示范。
a)出示電腦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現在電影里出現了什么動物?他們在干什么?”
b)幫助幼兒理解畫面與詩歌之間的內在聯系:“風吹拂著小樹,使樹枝樹葉不停的擺動,我們可以形象的說風是樹的梳子;船在海上航行,我們可以把船比作海的梳子;那么,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把什么比作梳子?他們有梳著什么的頭發?”
c)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言來講述畫面:“現在那一位小朋友能模仿詩歌《梳子》里的話,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這幅美麗的畫面?”(盡量讓幼兒自己學習模仿,如果不能較好的說出來,教師可以給與一定的提示。)
d)教師根據畫面內容進行仿編詩歌《梳子》的示范:“《梳子》是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詩歌,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也學著編幾首題目是《梳子》的詩歌;現在老師先用這幅圖做一個示范,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樣仿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