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游戲《小貓敲門》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今天,我們結合“354”游戲教學模式的研究觀看了一節中班音樂游戲活動《小貓敲門》。活動大致是這樣的:首先,老師以手指游戲《小老鼠上燈臺》導入,引出小貓敲門這一主題;接著,組織幼兒欣賞音樂《小貓敲門》,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拍打節奏,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知與理解帶上動作表達意思,并交流:貓司令是什么樣兒的?小老鼠是什么樣兒的?試著模仿一下;然后,組織幼兒分配角色戴上頭飾進行角色表演游戲《小貓敲門》;最后是拓展延伸環節:師幼一同扮演黑貓警長到戶外去抓老鼠。
案例分析:
一、《指南》面對面
《指南》中將藝術分為兩個子領域,分別是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首先結合這兩個子領域的學習與發展目標我們將這節活動作以評析。
在感受與欣賞這一子領域當中,對4-5歲幼兒提出的目標有:“感知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變化;欣賞藝術作品時會產生相應的聯想和情緒反應”。在本節活動中,老師引導幼兒感知欣賞音樂、交流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模仿貓司令及小老鼠的動作神態等,都體現了對這一子領域目標的完成過程。
《指南》在表現與創造這一方面,對4-5歲幼兒提出的學習與發展目標是:“經常唱唱跳跳,愿意參加歌唱、律動、舞蹈、表演等活動;能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敲擊的物品敲打節拍和基本節奏”。活動中的隨音樂打節奏及角色表演游戲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這一子領域的目標完成過程。
綜上所述,執教者能熟練運用《指南》中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來進行本節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觀念更新快,教學起步高。
二、“354”連連看
結合目前正在研究的幼兒園“354”游戲教學模式來審視這節活動,我們可以看到:
3個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目標——聽音樂、帶動作等體現了幼兒的自主學習,但老師的示范動作無形中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及表達;
合作學習目標——角色游戲中體現了幼兒的相互合作,但是由于游戲規則交代模糊,導致幼兒的合作沒有了方向感;
探究學習目標——這一方面從活動中的確很難看到。
5個評價指標:
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奮度——偏低
幼兒自主活動的時間——比較充足
幼兒游戲活動的參與率——80%,完成較好
幼兒游戲活動目標的達成度(活動效果)——較好
介入游戲活動的序、量、度——一般
4個基本環節:
活動四個環節齊全,能圍繞活動目標精心設計活動過程。
環節一 情境導入:手指游戲《小老鼠上燈臺》
環節二 游戲準備:聽音樂、打節奏、帶動作、談話交流
環節三 游戲過程:小貓敲門
環節四 游戲延伸:抓老鼠
三、問題直通車
1、情境創設與興趣激發沒有很好地融合,所以給人感覺——太安靜!(手指游戲與小貓敲門的情境距離有點遠,幼兒的興趣沒有被很好地激發起來);
2、小貓敲門這一游戲應該是緊張激烈的,由于在活動中執教者的一板一眼、沉穩靦腆,加之課堂語言包括形體語言的單一,使得幼兒沒有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興奮度低,本應高潮跌宕的游戲活動聽不到歡呼聲,看不到幼兒的喜怒哀樂;
3、由于游戲規則模糊、不明顯,根據什么玩?怎么玩?幼兒找不到方向,所以不知道該怎樣合作、如何探究(游戲之前老師必須提出明確的游戲規則,也可由幼兒合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