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5以內的序數(精選2篇)
中班數學:5以內的序數 篇1
理論依據:
序數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電影院,在餐廳,在商店,在幼兒園里,幼兒排隊或游戲時都會涉及到序數,幼兒對序數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經驗的積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規范。為此,我們有必要通過集體活動來幫助幼兒進行經驗的梳理和提升,使幼兒能正確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數詞來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我們以《指南》理念為指導,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讓幼兒在體育游戲中輕松地感知五以內物體的排序,體驗序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現生活中學和游戲中學數學的理念。
實施策略:
根據《指南》精神及幼兒的實際情況,整個活動過程我以游戲化的情景,讓孩子在體育游戲——玩沙包的各個環節中,感受序數、運用序數、理解序數,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及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讓每位幼兒感受到獲得幫助別人的快樂,充分體現數學生活化的理念。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理解序數含義,會用序數詞“第幾”表示5 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
2、能夠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3、發展幼兒思維邏輯判斷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會用序數詞“第幾”表示5以內物體排列次序。
活動難點:能夠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準備:游戲賽道,沙包,獎牌,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每隊五人,將幼兒分為三隊,進入活動室,各隊坐到對應的椅子上,出示紙袋激發幼兒參加游戲的興趣。
二、分組游戲,學習5以內的序數,理解序數含義。
第一組游戲:頭頂沙包走。
1、幼兒排成一排,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學會從不同的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如:第幾是誰?誰是第幾?你是怎么數的?
2、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及規則。
3、教師按獲獎名次統計比賽結果,說出誰是第幾名?第幾名是誰?
第二組游戲:夾沙包跳。第三組游戲:手托沙包走,游戲環節同第一組,層層遞進幫助幼兒學習5以內序數。
三、播放幻燈片,了解序數的含義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分別出示幻燈片,請幼兒說一說圖片上有什么?這些數字代表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出現這些數字?
教師小結:序數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延伸:
回家找一找哪些地方標有數字及它們所代表的含義。
中班數學:5以內的序數 篇2
一、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組織幼兒排隊或游戲時都要求幼兒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發現小朋友對序數的概念比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這個發現,我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先進理念為指導,讓孩子“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從而輕松地掌握序數的概念。特設計了這次數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認識5以內的序數,學習序數詞“第幾”。
2、能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
3、發展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1、有5層高的樓房背景圖一幅,幼兒熟悉的小動物5個,如小狗、小貓、小兔、小豬、小猴等。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動物,有5節車廂的火車或有5棵小樹的圖片等。
四、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耄ぐl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以“小動物住新房”活動,學習5以內的序數。
(1)出示樓房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數數這座樓房一共有幾層?(引導幼兒數一數并貼上1—5的數字。)
(2)教師邊操作邊提問,讓幼兒說說有哪些小動物住在樓房里,什么動物住第幾層。
(3)教師小結:要知道每只小動物住的位置,可以數一數,數到幾,就是第幾層。
(4)游戲“找小動物”要求幼兒能正確迅速地說出“動物住在第x層樓”。
(三)、幼兒操作游戲,了解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
(1)介紹操作游戲的材料及玩法。
A組:坐火車。送小動物上火車的小朋友先數數火車有幾節車廂,再送小動物上火車,每種小動物坐一節車廂,然后說說“小動物坐在第x節車廂”或“第x節車廂坐的是動物”。做好后幫它們更換位置再說。
B組:捉迷藏。玩捉迷藏的小朋友先數數有幾棵樹,然后把各只小動物分別藏在樹下,說說“動物藏在第x棵樹下”。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小結。
A: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
B小結:我們數第幾第幾要看是從哪邊數起,開始數的那一個叫第一。從不同的方向看物體的排列位置也不同。
。ㄋ模、游戲“排隊”。
講解示范游戲玩法:音樂響起,全體幼兒自由活動,音樂停,5個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數數全組有幾個小朋友,然后以一個幼兒為首,小朋友觀察自己的位置,說說“我排第x”。
幼兒游戲。(3—4遍)
。ㄎ澹┗顒咏Y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