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區分封閉圖形與開放圖形
活動目標:1、初步認識并分辨有缺口的和沒有缺口的圖形。
2、對圖形活動感興趣,樂意參加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毛根
學具:小didi鼠模型4個,《活動用書》第9、10頁,筆,毛根,細吸管,毛線,油泥等材料若干,白板
活動過程:
1、認識封閉和有缺口的圖形
(1)教師出示一根“毛根”:“瞧,這兒有一根“魔棒”!它要進行魔術表演啦!”教師把毛根彎成一個沒有缺口的圓圈:“毛根變成了什么?變成了一個圓圓的環,這個環上有沒有關好小門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這是一個封閉圖形。
教師再用另一根毛根彎成有缺口的圓:“還有一根毛根也來變魔術啦!看,這個形狀和剛才的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了解這個形狀有個沒關好的小門。
(2)教師:“毛根不停地在變魔術,看看現在這個有沒有關好門呢?”教師再用毛根進行造型,讓幼兒指認它們有無張開的小嘴巴。
(3)教師:“我們都來試一試,讓毛根變成了開了門的和沒有開門的圖形吧!”幼兒每人取一根毛根,隨意變出有缺口的和沒有缺口的圖形,每變一個說一說:“這是個開了門的圖形,……”
2、操作活動1(《活動用書》第九頁:找缺口)
(1)教師:“這里還有許多魔術師變出來的圖形,哪些圖形是開了門的?哪些沒有開門?”請幼兒指認。
(2)教師:“didi鼠寶寶想找出開了門的圖形,我們讓didi鼠寶寶站到張開小嘴巴的圖形旁邊吧!引導幼兒找出有缺口的圖形。
3、操作活動2(《活動用書》第10頁:我也變變變)
(1)教師:“didi鼠寶寶也想變魔術。” 請幼兒把《活動用書》翻到第10頁。告訴幼兒didi鼠也想變魔術,請幼兒觀察并指一指:“didi鼠想變的哪些圖形張開小嘴巴,哪些圖形沒有張開小嘴巴。”
(2)教師:“didi鼠可以用什么東西來變魔術呢?我們一起來幫他找一找。”請幼兒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材料。師幼共同尋找材料(毛線、皮筋、繩子等)變魔術。
(3)請幼兒用尋找到的材料對照《活動用書》上的圖形變魔術,鼓勵幼兒邊變邊說:“這個圖形有(沒有)張開的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