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活動優(yōu)秀教案設計3篇
演示游戲:
教師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戲。(教師用小雞的口吻說我小雞高,你小鴨矮。教師然后又用小鴨的口吻說:不,我小鴨高,你小雞矮)
教師請幼兒判斷一下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幼兒可能回答一樣高,因為它們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從頭部看是一樣高的)
教師揭去遮蓋的布,幼兒看到小雞站在小椅子上,小鴨站在地上。再請他們想一想,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教師可邊說邊把小雞從椅子上取下來與小鴨比,使幼兒懂得比高矮必須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動:
教師讓幼兒到操場上去找任何一種物體與自己比高矮。如,讓幼兒比過后說,我和大樹比,樹高我矮;我和欄桿比,我高欄桿矮。教師提醒幼兒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較。
教師請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分別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比高矮,該怎樣比?把比的方法告訴大家。
活動評析:
1.設計中將高與矮比較中的相應性、相對性、可變性巧妙地滲透在集體活動和分組操作中。在演示游戲和延伸活動中,還進一步揭示了不同的物體比高矮時,必須在同一平面上。這樣,有利于幼兒仔細觀察、多做比較。
2.設計中的各環(huán)節(jié)注意動靜交替,既有拍氣球時的向上跳躍等活動性比高矮設計,又有桌面組合、擺弄操作材料等安靜性比高矮設計。幼兒不僅人人有親身投入比較活動中去的機會,同時還有思考、判斷、應用和再創(chuàng)造的機會。
3小班數學優(yōu)質課:五彩石頭路
活動領域:
游戲化的教育活動,正確排序;顒忧霸u析最近發(fā)現許多幼兒對排序不太了解,通過這堂課能有所進步。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征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序
3、發(fā)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實錄
(一)引題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復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里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么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了解石頭的特征,并突出了石頭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為后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征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致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致的進行觀察、描述,那么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梢娎蠋熜闹袘摃r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