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知道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辨別它們之間的異同。 培養對各種幾何圖形的興趣。
2、感受和體驗平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發展觀察分析能力。
3、能從實物中辨別出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
重點:
認識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知道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難點:
感受和體驗平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活動準備:
1、學具:飲料罐、足球、皮球、乒乓球、圓柱積木、萬花筒、圓形紙片、正方體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形、長方形紙各一張。
2、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認識球體。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2)請幼兒玩球。幼兒按意愿選球,通過摸、滾、踢、拍、托、擲等動作玩球。
(3)請幼兒回答教師提問: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過玩你發現了什么?
(4)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并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5)師生創編兒歌:小小球兒圓溜溜,哪邊看它都很圓;小小球體站不穩,哪邊挨地都能滾。
(6)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像球體。(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
2、認識圓柱體 。
(1)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并說說發現了什么。
(2)請幼兒滾一滾易拉罐、麥乳精罐等,說說它們是向什么方向滾動的。
(3)請幼兒將圓柱體積木、積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細的順序分別排一排,看看它們像什么。
(4).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著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3、球體、圓柱體的區別
(1)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2)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3)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4、認識正方體、長方體
(1)看看:
①教師出示正方體積木,讓幼兒擺弄,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說說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大小是否相同?
②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這樣的形體就是正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