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生氣的時候
一、教學內容:中班社會《生氣的時候》
二、教學目標:
1.理解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
2.知道生氣時不能亂喊亂叫、摔東西、打罵別人。
3.了解調節情緒的不同方式。
三、教學準備:
1.邀請家長與家長共同完成“生氣了”調查表。
2.圖片《菲菲生氣了》。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能合理地調節情緒,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談話教學、情景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觀察表情,導入課題。
1.出示圖片,介紹人物,觀察表情
教師:菲菲怎么了?(生氣了)你們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菲菲生氣了呢?
2.教師:你們看得真仔細! 菲菲是生氣。你們想知道她為什么會生氣嗎?聽了故事你們就明白了,故事——《菲菲生氣了》
認識人物菲菲,觀察菲菲的臉部表情,了解菲菲的心情——生氣
引導孩子觀察臉部的表情來確認菲菲的心情,自然過渡到欣賞故事,讓孩子帶著疑問去聽故事。
二、師幼共同閱讀故事《菲菲生氣了》,了解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
1.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相應的圖片。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她為什么會生氣呢?
2.菲菲生氣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她這樣做好不好?
3、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這很正常。可是生氣就像一個大火球,有時候會燙傷自己。
欣賞故事《菲菲生氣了》,了解故事的情節,知道菲菲為何生氣,她生氣的時候用了什么方法趕走大火球的。
了解故事的情節,知道菲菲生氣的原因,菲菲是怎么做的,讓孩子學習菲菲的趕走生氣的好方法。
三、遷移經驗,了解各種調解生氣情緒的方式。
1.教師:你們平時有沒有生氣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爸爸媽媽生過氣嗎?他們是怎么做的?這樣做好不好?
2.教師:你們遇到了生氣的事情,會用什么方法趕走生氣的大火球呢?
3.出示統計表表,分享調查結果。
教師:這張表是老師根據小朋友昨天和爸爸媽媽完成的調查表統計出來的結果,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講述平時生活中遇到的生氣的事情,是怎么樣做的。
分析調查表,了解別人是怎么樣趕走生氣。
通過回憶生活中生氣的事情,是怎么樣解決,讓自己放松下來。
根據統計表了解爸爸媽媽遇到生氣的事情是怎么趕走生氣的。
四、制定班級公約,了解生氣時不應該做的事。1.教師:其實很多時候,生氣不僅會傷害自己,還會傷害到別人。為了讓我們的班級更加快樂,老師提議我們可以制定一個班級公約。
2.教師根據幼兒的發言啟發幼兒將相應的圖片,放入相應的表格里。
幼兒討論在幼兒園的生活中遇到讓你生氣的事情,你會怎么樣做才是最好的。
在生氣的時候,雖然有許多方法可以將生氣的大火球趕走,但在生氣的時候也有一些事情不能去做的。希望小朋友記住我們的班級公約,每天快快樂樂的,讓我們班成為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附:故事 菲菲生氣了
當菲菲玩得正高興的時候,菲菲的姐姐一把抓住了玩具大猩猩。菲菲對姐姐說:“姐姐,我再玩一會就給你玩。”姐姐說:“不行,該我玩了。”然后用力奪走了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卡車上。這下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就像一座快要爆發的火山。她大喊大叫,發出了火紅火紅的咆哮;她把玩具小熊踢到地上,她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