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黃鼠狼找朋友》說課稿及教案
1、采用直觀法:以多媒體手段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這樣既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又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采用提問法:因為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例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要倡導的,這也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之一。
3、采用交流討論法:皮亞杰指出: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通過直觀法讓幼兒交流討論是個很好的時機。
4、采用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活動最后一個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和故事中的小動物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共同體驗合作的快樂。在這一環節中,我和幼兒一起游戲,幫助、引導,鼓勵膽小的幼兒大膽的參與活動,真正做到了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的身份職責。
七、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能提高認知,鍛煉能力,更能升華情感,本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直觀法:讓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直接獲得印象。
2、討論談話法:是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的口語能力得到發展。
3、游戲體驗法:心理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采用游戲體驗法,就是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
六、說活動過程
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知識掌握程度為由,我從“談話導入—出示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自由探索討論—游戲體驗”三個環節上去引導幼兒學習、討論、猜想、體驗,從而掌握本活動的重難點知識。
<一>談話導入
一開始我就與幼兒談話: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想干什么?今天有只小動物也是一個人在家,咱們去看看它想干什么。由此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欲望。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自由探索討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觀看課件內容的過程中,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動中來。根據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在這一環節中,讓幼兒觀看課件,隨著課件畫面的逐一出示和一環套一環的問題逐層深入,引導幼兒在討論和談話中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并通過故事內容加以印證。教師作為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讓幼兒在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發生了什么事?他們都說了些什么?等問題中積極地動口、動腦,參與活動,并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引導他們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懂得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交到朋友,得到快樂的道理,解決他們在交往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四>游戲體驗法:
通過討論學習之后,讓幼兒參與《找朋友》的游戲活動,使幼兒知道有朋友一起游戲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
中班社會
《黃鼠狼找朋友》活動設計
平羅一幼 張秀榮
設計意圖:
我在平時的生活活動、教學活動中發現了一種現象,性格溫柔、內向的孩子相互間容易相處,同樣的性格外向的孩子之間也容易相處,因為他們的興趣取向基本相似,有共同點,溝通起來比較的容易。而且這兩種性格的孩子一靜一動,相得益彰,把他們放在一起還可以相互的取長補短。但是,還有一種比較另類的孩子,他們在集體活動或是自由活動中,總是處于沒有伙伴的孤單地位,他們沒有很好的朋友,大家也不喜歡和他一起玩,當問他們“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或是問“為什么不和好朋友一起玩”時,他們就會很無奈的說:“他們都不和我玩。”當大家都在玩的時候,這樣的孩子就總喜歡圍在老師的身邊,喜歡在老師面前說一些自己喜歡的話題,喜歡把他們心中當時正在想的事情,或是旁邊的小朋友正在做的與老師平時的要求不符的的事情趕緊告訴老師。每次戶外活動或是找朋友時,總是沒有小朋友和他們拉手,有時候大家寧愿三個人拉手,或是一個人走,也不愿意和這樣的孩子拉手,老師強行把他們的手拉在一起,等一轉身,這孩子的手就被甩開了,問大家為什么不和他們拉手,孩子們的回答是:“不喜歡他(她)。他(她)愛打人,愛搶玩具,愛罵臟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