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魚(通用7篇)
美麗的魚 篇1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圓形紙折各種各樣的魚身、魚尾及水草等,進一步培養幼兒看圖折紙的技能,鞏固折、壓、拼貼的技能。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有關魚的碟片。
2、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圓形蠟光紙若干,藍色背景圖5張。
3、小魚、水草圖示2幅,示范圖1張。
活動過程:
一、看碟片,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誰生活在水里嗎?
2、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兒仔細觀察魚的顏色、形狀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它長得什么樣?
二、引導幼兒欣賞觀察示范圖。
1、老師做了一幅圖,你們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們知道這幅圖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三、引導幼兒看圖折紙。
1、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怎么折出來的?請你把這條魚的圖示找出來。
2、老師示范第一種折法
3、小魚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它們還喜歡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貼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長時間,那怎么辦呢?
2、小朋友先折魚,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兒作業。
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創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魚、水草。
六、講評。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2、老師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美麗的魚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線條裝飾魚的技巧,讓幼兒感受線條的裝飾美。
2.培養幼兒大膽地想象和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線條裝飾“魚”若干幅。
2.畫紙、頭飾套等人手一份。
3.錄音帶(小魚游)。
4.6個碟子,里面有魚頭、魚尾、魚鰭等各部分花紋圖案若干;黑板一塊。
5.各種不同的“魚”若干條(用卡紙做)。
活動過程:
1.認識幾種不同的魚的名稱。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都認識哪幾位?
教師:那你知道它們的形狀、顏色、花紋是怎么樣的嗎?
2.引導幼兒欣賞幾幅魚的線條裝飾畫。
教師:今天海底世界舉行一個化裝舞會,各種魚兒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們看它們美不美?它們美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啟發幼兒觀察畫中的魚的形狀及各種線條的特征。)
3.將幼兒分組玩游戲:我為小魚打扮。
教師:小朋友,這里還有一些小魚沒有打扮好,請小朋友幫助它們吧,看哪一組的小魚最漂亮(每組幼兒在碟子里找出漂亮的圖案組成一條漂亮的小魚,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線條的裝飾美。)
4.分組活動:用線條裝飾魚。
教師:小朋友,你們也想參加魚的化裝舞會嗎?那請你們用線條畫一條漂亮的魚,并把它做成頭飾戴在頭上去參加舞會好嗎?
5.教師簡單評價幼兒作品,并請幼兒把畫好的畫套在頭飾上,戴好,在音樂聲中參加舞會。
6.總結。
教師:我們今天認識了這幾種魚,它們分別叫什么?你們喜歡這次舞會嗎?
魚的形狀有:○ ◇ △ ⌒
美麗的魚 篇3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圓形紙折各種各樣的魚身、魚尾及水草等,進一步培養幼兒看圖折紙的技能,鞏固折、壓、拼貼的技能。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有關魚的碟片。
2、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圓形蠟光紙若干,藍色背景圖5張。
3、小魚、水草圖示2幅,示范圖1張。
活動過程:
一、看碟片,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誰生活在水里嗎?
2、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兒仔細觀察魚的顏色、形狀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它長得什么樣?
二、引導幼兒欣賞觀察示范圖。
1、老師做了一幅圖,你們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們知道這幅圖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三、引導幼兒看圖折紙。
1、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怎么折出來的?請你把這條魚的圖示找出來。
2、老師示范第一種折法
3、小魚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它們還喜歡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貼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長時間,那怎么辦呢?
2、小朋友先折魚,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兒作業。
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創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魚、水草。
六、講評。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2、老師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美麗的魚 篇4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表現魚的美麗花紋,積累藝術表現的多種經驗。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對海洋動物有進一步了解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已有畫魚的經驗
(材料準備)記號筆、固體膠、油畫棒、各種手工紙,皺紙、鉛筆、扭扭棒等
教學重點:能多人友好地合作完成組畫
教學難點: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表演美麗的魚
教學過程:
一、回憶美麗的魚
1.上次我們一起畫過美麗的魚,你們喜歡它們嗎?
2.今天老師又帶來了好幾條美麗的魚,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魚的形狀,魚身上的花紋)
教師小結:就像孩子們說的,魚有各種各樣的種類,但是不管它們怎么變化,魚都是以身體為主,前面是頭,后面是尾巴,上下有魚鰭,身上還有魚鱗和各種各樣的花紋。
二、美麗的魚(重難點)
1.出示各種美工材料,介紹
2.了解各種材料的性質:例如:皺紙能團球,手工紙能撕條,扭扭棒能圍邊或表現各種彎曲的線條。
小結:今天我們就是要用這些材料,來做出各種顏色不同,花紋不同的魚,而且還要給小魚找朋友。(難點)
3.老師提出組畫的要求。
·每一個小組的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一幅《美麗的魚》的組畫
·每個小朋友要做出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魚。(可以先用鉛筆繪畫出輪廓,再用這些材 料裝飾魚身上的花紋。)
·在找朋友時,要找一個地方能讓你的魚在水里游來又去找。(找空地方)
4,幼兒開始制作小魚,老師巡回指導
一組,合作完成你們的作品。(重難點)
三、分享展示作品:教師和幼兒一起將作品作品布置到畫廊上。
美麗的魚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描畫的手法裝飾小魚,感知分割裝飾特有的藝術美。
2、通過欣賞和操作交流,采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裝飾小魚身體的塊面。
3、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初步的創新能力。
活動重點:學習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裝飾小魚身體的塊面。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活動準備:
1、采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裝飾小魚身體塊面的范例圖。
2、海底世界背景圖一張。
3、白紙,水彩筆(與幼兒人數相等)剪刀
活動過程:
1、欣賞《海底世界》,情境引入:小魚要去參加舞會。
師: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里捉迷藏,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今天他們受美人魚的邀請去參加舞會,看魚媽媽穿得多漂亮呀!
2、欣賞范例,請幼兒說一說,魚媽媽的新衣服有什么樣的線條和圖案?
3、幼兒進行探索性示范交流。
魚媽媽聽說咱們都是很棒的設計師,所以她想請咱們幫他的魚寶寶們設計衣服,好讓他們漂漂亮亮的去參加舞會。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魚的外型,并用水彩筆將小魚任意分割成若干塊。然后請幾位小朋友上去每人裝飾一塊,供全體小朋友觀察,了解分割裝飾畫的基本步驟及方法。
4、幼兒講述裝飾作畫的具體要求。
師:怎樣才能設計出一件漂亮的衣服呢?
1、將小魚用直線或斜線分割成若干塊。
2、在分割的塊面中,用斜線、曲線、圈以及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
3、教師提醒幼兒線條和圖案要多,不要太空。
5、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啟發幼兒用不同的線條、圖形裝飾魚。
(2)提醒幼兒線條和圖案要多,不要太空
(3)請完成作品的幼兒把魚沿輪廓線剪下來,貼在魚媽媽周圍。
6、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么?
(3)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為魚寶寶設計了各種各樣的衣服,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戲吧。
游戲安排:【小魚游呀游】。
活動效果:
美麗的魚 篇6
設計思路: 秋季時分,我們組織幼兒去上海動物園游覽,孩子們對動物園里的各種動物非常喜歡,特別是在參觀魚類館時,那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魚兒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他們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只聽他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著美麗的魚兒,有的說:“魚兒的眼睛真美”;有的說:“魚兒的顏色真漂亮”;還有的說:“魚兒游動時姿勢真優美”等等,看到孩子們那么喜歡魚兒,于是,就設計了此次美工活動,通過幼兒動手,學習和掌握魚兒的制作方法,培養幼兒喜歡魚兒,愿意和魚兒做朋友的情感。
目標: 1、學習用各種幾何圖形粘貼拼成小魚,掌握圖形的變化方法; 2、初步學習合理布局畫面,豐富畫面內容,提高審美情趣。準備: 幾何圖形彩紙(方形、圓形)、剪刀、漿糊、水彩筆、紙制魚缸、范例過程:一、幼兒猜謎語、引出主題——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猜猜是什么?——有頭沒有頸,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飛,無腳也能行 (魚兒)請大家猜一樣水中生活的小動物。——小魚最愛吃什么?(水草)二、范例觀察——(出示魚缸)這是什么?誰最愛住在里面?里面還有些什么?(魚兒最愛住在里面,里面還有水草和鵝卵石)——你見過哪些形狀的魚兒?(幼兒發言)——看,漂亮的魚兒游來了,這些魚兒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老師逐一出示魚兒,與幼兒一起分析小魚的形狀(圓形、半圓形、三角形、方形、扇形) 三、示范講解——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圓形和方形的紙,你能做出這些形狀的魚嗎?怎么做?老師根據幼兒的分析進行小結。(圓形對折成半圓形、半圓形對折成扇形、方形對角折成三角形)——老師邊講解邊演示圖形的變化;——提醒幼兒粘貼時要把三角形或扇形的頂角對準魚兒的身體;——魚兒做好了,還要畫上眼睛或嘴巴,這樣就完成了。四、幼兒動手粘貼,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多種圖形制作魚兒;——指導幼兒掌握圖形的變化方法;——幫助幼兒合理布局畫面,豐富畫面內容。五、作品展示活動——誰的魚缸里的魚兒最漂亮?為什么?
美麗的魚 篇7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圓形紙折各種各樣的魚身、魚尾及水草等,進一步培養幼兒看圖折紙的技能,鞏固折、壓、拼貼的技能。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有關魚的碟片。
2、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圓形蠟光紙若干,藍色背景圖5張。
3、小魚、水草圖示2幅,示范圖1張。
活動過程 :
一、看碟片,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誰生活在水里嗎?
2、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兒仔細觀察魚的顏色、形狀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它長得什么樣?
二、引導幼兒欣賞觀察示范圖。
1、老師做了一幅圖,你們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們知道這幅圖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三、引導幼兒看圖折紙。
1、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怎么折出來的?請你把這條魚的圖示找出來。
2、老師示范第一種折法
3、小魚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它們還喜歡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貼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長時間,那怎么辦呢?
2、小朋友先折魚,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兒作業 。
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創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魚、水草。
六、講評。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2、老師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徐州公園巷幼兒園 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