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勺子里的哈哈鏡
一、創設學魔法情景,引發幼兒活動興趣。師:老師最近向魔法師學習了魔法,你們想學嗎?師:魔法師們都有一樣屬于自己的寶貝:小仙子有仙女棒,老巫婆有飛天掃帚,那我的寶貝是什么呢?請你們仔細聽“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要問它是誰?只有你知道”。二、引導幼兒用摸、看的方法比較鏡子和勺子,發現勺子與鏡子成像的不同之處,進而了解凸面和凹面。師:我的寶貝不是鏡子,而是魔法勺子。你們仔細看一看,勺子是不是也可以“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呢?師:在勺子里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在勺子的哪里看見自己?勺子里的你和鏡子里的你一樣嗎? 為什么勺子里的你和鏡子里的你不一樣呢?請你看一看、比一比。總結:原來鏡子是平平的,而勺子呢,一面是凹進去的、一面是凸出來的。不過勺子也有平平的地方,誰找到了?我們叫它勺柄。這就是我們學魔法要用到的寶貝——魔法勺子。三、填畫“魔法秘笈”,感知并記錄勺子的反射現象。1、介紹“魔法秘笈”的填畫要求。 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來照照自己,看看你在勺子的這些地方照出來是什么樣的?并記錄在紙上。2、幼兒交流填畫的結果。3、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填畫結果,從而揭示魔法的秘密:用凸面照出來的人,臉都變形了,這就是“變形術”;用凹面照出來的人,頭顛倒過來,這就是“倒身術”;用勺柄照出來的人又細又長,這就是“瘦身術”。4、集體檢驗幼兒的記錄結果。四、魔法考試,鞏固幼兒所得經驗。師:接下來,我要考考你們是不是真的學會了魔法,學會的小朋友我要給他頒發魔法證書!好嗎?師:我來說魔法的名稱,你們聽我的口令用魔法勺子照自己。例如:我說“瘦身術”,你們就要用勺子的哪里照自己呀? 提示語:你們可以看著魔法秘笈來變魔法。 五、遷移經驗:凹面鏡與凸面鏡在生活中的運用。1、引導幼兒聯系生活經驗,講講凹面鏡與凸面鏡在生活中的運用。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特殊的鏡子有它自己的本領,你在哪里看到過它們?2、教師補充。(播放幻燈片)凸面鏡:汽車(摩托車)后視鏡、路況反射鏡(交叉路口及山路轉彎處設的凸面鏡)、商店墻角頂端裝設的監視鏡。凹面鏡:手電筒,探照燈,自行車尾燈,汽車燈、車前燈六、活動延伸,引發幼兒繼續探索發現其他可成像物品。師:我這還有一個魔法招術,更有意思,下次活動我們接著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