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誰藏在里面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的好奇心很強,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些年齡特點,通過玩的方式激起他們學習和探索知識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玩一玩,知道皮球里裝有空氣。
2、聯系生活,知道空氣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把無形的空氣裝起來加以利用。
2、了解空氣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打氣筒一個、塑料袋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
做“鼻子,鼻子,嘴”游戲,看誰反應快。(規則:老師說出第三個器官時,幼兒馬上用手指向相應位置,如:老師說“鼻子,鼻子,嘴“,幼兒馬上用手指向嘴巴等)
二、認識皮球里有空氣。
1、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一樣東西(出示用袋子裝好的打足氣的皮球)。
2、請幼兒從外面看看,摸摸,猜猜是什么?
3、從袋子里拿出皮球,觀察形狀知道圓圓的、鼓鼓的,質疑:有誰藏在里面呢?
4、讓幼兒敲一敲,搖一搖,提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里面藏著誰呀?
5、擰開氣嘴,用手輕輕一壓,讓幼兒用耳朵靠近聽一聽,問:你聽到什么?感覺怎樣?
6、讓幼兒輪流把氣壓出來,繼續追問:誰跑出來了?
7、小結:哦,原來皮球里藏有很多空氣呢。
三、通過實踐,探索空氣的秘密。
1、空氣都從皮球里跑出來了,我們怎樣才能再把空氣裝進皮球里呢?
2、師生共同用打氣筒給皮球打氣。
3、哪里有空氣呀?我們怎樣才能抓住它呢?
4、師生共同實踐,用塑料袋裝空氣。
5、玩一玩。
①你愛玩皮球嗎?可以怎樣玩呢?(可以拍、踢、滾,也可以傳接球等)
②師生一起玩皮球,引導發現:打足氣的皮球運動快,氣不足的皮球運動慢。
四、了解空氣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1、剛才我們把空氣裝在皮球里、裝在塑料袋里,你平時還看見人們把空氣裝在哪里呢?怎么裝?空氣有什么用呢?
2、引導幼兒發現:氣球打足氣可以飄起來;汽車、自行車輪胎打足氣滾動快、省力;游泳圈打足氣可以浮起來等。
3、我們呼吸也需要空氣呢,走,我們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幼兒表現出非常的興奮,活動氣氛很活躍。這是因為我抓住了他們愛玩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從頭玩到尾,用玩這種方式激起他們參與活動的欲望,讓所有的幼兒盡可能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的過程中,我讓幼兒通過多種感覺器官去感受的同時,我還相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問題“皮球里面藏著誰?”;“怎樣才能知道里面藏著誰?”;“怎樣才能再把空氣裝進皮球里呀?”;“怎樣才能抓住空氣呢?”“平時你還看見人們把空氣裝在哪里?”;“空氣有什么用?”等。讓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并結合生活實際弄懂了皮球里原來藏著空氣,空氣這種無形的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有辦法把它抓住并利用它,從而突破難點。
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我的教學經驗不足,又由于班級人數相對較多,活動材料相對少,在讓幼兒參與活動時,組織有些亂,幼兒有相互搶材料的現象,如搶皮球、塑料袋等,我知道,這樣存在安全隱患很大,以后我會想辦法解決,盡量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