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樹》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小樹》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體現了人和樹之間密切、和諧的關系。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
2、認識刂、冫、人、灬四個偏旁。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4、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準備:
1、字卡
2、畫有冬天和夏天小樹的黑板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你們喜歡小樹嗎?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有可愛的小樹的課文。
板書課題:爺爺和小樹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嗎?
。ɡ糜H切的對話,引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下面的學習做好情感上的.鋪墊,針對課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尋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讀讀課文,拿也鉛筆劃一劃不認識的字。
(在自讀時,要求應具體、到位,另外,引導自讀時語言應盡量帶有鼓勵性。在學生讀課文時,培養學生讀讀劃劃的習慣。)
教師指導
你有哪些字不認識?從字卡里找出來,貼到黑板上。
。ㄗ寣W生找不認識的字,利用這種生字呈現方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引導學生學習,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詞辨義。
組織學生分小組學習剩余生字,交流識字的方法。
匯報,反饋。
。ㄗR字的教學我采取先在教師指導下全班學習,再分組學習的方法是為了讓學生先明確感受一定的識字方法,再交流。)
認識偏旁刂、冫、人、灬
《小樹》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各指 什么?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各指什么?
教學難點: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具準備:生字卡,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
1.用卡片復習生字,開火車認讀,同時組詞。
2.朗讀課文(齊讀)。
二.觀察圖畫,引出課題。
1.課件出示兩幅圖,同學們自己觀察圖畫,看一看圖上都有什么。
2.在學生的回答中板書:爺爺和小樹。
3.這節課我們來看一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
4,齊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課件出示)一棵小樹圖,同學們看到了這是一棵小樹,在課文中找一找,哪句話告訴我們這棵小樹長在什么地方?
2.讀這句話。(即第一自然段),復習一下生字課。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仔細看看這幅圖,說一說這幅圖表現的什么季節?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一段話寫了這幅圖的內容。
3.齊讀這一段。
4.出示“暖和的衣裳”齊讀
提問: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學生回答正確之后 問:爺爺為什么要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他這樣做是為了什么?(學生回答)
結果怎樣?小樹會對爺爺說什么?
5.再讀這一段。
6.“暖和的”(課件出示)
我們說“暖和的衣裳”,還可以說暖和的什么?學生練習說。
7.間休
五.學習課文第三段。
1.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看,什么季節到了?從哪里看出來的?
2.自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3.齊讀課文第三段。
4,課件出示,“綠色的小傘 ?”
誰能根據老師的投影來提個問題?
。▽W生提問后,學生討論回答)
小樹為什么要給爺爺撐開綠色的小傘?結果怎樣呢?
5.帶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6.課件出示“綠色的小傘” 齊讀
出示“綠色的”
還有綠色的什么? (學生練習說)
六.再讀課文,回歸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1.這就是爺爺和小樹的故事,請你們完整的讀一遍,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2.請大家再讀一遍,你明白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讀)小組匯報 (互相幫助,保護小樹)
3.再讀課文,帶著爺爺和小樹互相關愛的感情讀(齊讀)
4.小結:(指板書)引讀。 冬天到了(生讀)小樹——(生讀)
夏天到了——(生讀) 爺爺(不熱)
七.總結:
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這個故事,通過看圖,朗讀,提問和討論,明白了樹木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
課后反思:
一.關于教材:在使用這本教材時我深深地感到一種濃濃的至愛親情。愛的情感滲透到方方面面。這篇課文也不例外,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相互依存。設計教學時,我們由淺入深,從事例中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反復朗讀體驗到這種感情。
二.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的訓練:學習課文第二段時,我們采用“看圖——找內容——提問題——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對剛進入學校的孩子很適用。到第三段時,就采取讓學生自己根據填空設計問題的學法。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又符合了學生的特點。
三.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利用小組活動互助學習。教學中多次安排小組討論,學習討論很熱烈。在回答問題
時,也盡量分配得當。
四.不足之處。令我感到分外遺憾的'是:這次教學我沒有放手讓學生去發揮。他們思維的閃光點沒有撲捉到,這是由于備課時對學生信任不夠,與新理念有所背離。
課改體會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教學觀念正在變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反映了這種變化。
1.注重學生的成功體驗。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坦誠的真切的鼓勵。發揮教學“促進者”的作用。如,“這位同學觀察真仔細,老師都沒有注意到!薄澳銕椭宋覀兇蠹,謝謝你。”只是平凡的幾句話,就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感受。每
個人都渴望成功,這樣就更能促進學生對學習,對集體生活的興趣,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
2.注重榜樣效應。在教學中把握好個體學生和群體學生兩者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例如這樣評價,“剛才那位同學讀課文時,這位同學也看著課文,邊聽邊看可認真了!”“自讀課文的時候一些同學能用筆把小動物的名字畫下來!崩蠋熢谌嗤瑢W中樹立起“典型”,以珍視的態度提醒全班同學注意,得到老師的重視,學生多么自豪。有助于學生的發展,而且其他學生也會覺得親切樂學。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從“裁決者”轉變為“促進者”,給學生發展性、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都能快樂、自信、充滿朝氣的學習。
《小樹》教學設計 篇3
一年級,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每次學完生字新詞,總要復習鞏固。別看這是個小環節,如果用得恰當,收益可是想不到的。
復習第一冊課文5《爺爺和小樹》的生字和新詞。
鏡頭一:
師指著小黑板:跟我讀兩遍。
爺 爺 爺爺的爺 棵 棵 一棵樹的棵 到 到 遲到的到……
(讀得整齊,但有氣無力,有口無心,更有許多學生是濫竽充數。)
鏡頭二:
師:讓我來檢查一下。開小火車讀。
生一個接一個:爺 爺 爺爺、棵 棵 一棵樹、到 到 遲到……
。ㄗx的小朋友比較認真,聽的小朋友很懶散。)
鏡頭三:
師:這些字詞最喜歡和認識它的小朋友做朋友了,今天我們來看看誰能成為它們的好朋友。
游戲一:找朋友。(準備: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生舉著拼音卡片:我的朋友在哪里?
另一生拿著相應生字卡片跑到身邊:你的朋友在這里。
全班齊拼讀該生字兩次。
游戲二:找家
經過:
經過:黑板中畫好房子,把生字卡片給學生,讓他們貼到可以組成詞兒的房子里,然后讀給同學聽。
。▽W生反映熱烈,主動識字、記字,氣氛活躍,其中有的詞還進了多個房間。)
反思:
這小花樣就讓課堂效果大變樣,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抓住了孩子們的心理、生理特點,巧妙的利用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用游戲的方法鞏固、強化字詞,使識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變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小樹》教學設計 篇4
一、激趣,揭題。
1、出示一棵樹圖讓學生觀察,說話。
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棵小樹。)出示詞語小樹
2、小樹旁邊還有一個人,是誰呢?爺爺,注意輕聲。好,你們來看看,爺爺的爺和哪個字長的很像?父字頭長的最像.那么,爺爺是誰啊?爸爸的爸爸是爺爺。原來爸爸的爸爸是爺爺,怪不得他們長的很像,那么地方不同呢?爺的下半部分像什么呢?
3、那么小樹是什么啊?是人還是動物?
4、今天我們來學學爺爺和植物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5、師出示課題《爺爺和小樹》,請學生讀準“爺爺”。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爺爺和小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劃出生字。
大家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來,然后借助拼音讀讀。
一邊畫一邊讀,做完的舉手告訴老師。
(二)自主識字。
1、大家看,在這一片綠色的大森林里,生長著許多小樹,小樹上的.這些字,你認識了嗎?自己借助拼音讀讀這些字,看看你能認識多少。
2、好了,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小老師,請其他小朋友跟著他讀一讀這些生字!抽領讀。(爺、棵、到、給、穿、暖、冷、開、傘、熱)。
3、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并選擇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紹。師隨機進行偏旁教學。
誰能說說冬天太陽照下來是什么感覺?
暖:很暖和所以和太陽有關的是日字旁。太陽暖暖地照下來,小朋友心里多快樂啊!右邊的部分像個愛字。
冷:下雨了,水弄到身上冷冷的,所以是兩點水旁。
熱:夏天好熱,我們會流汗,所以這個字下面就有了這4點底。
傘:上面的那個人是傘面,那一豎就是傘柄。
那讓我們一同來撐傘吧。生讀生字.
4、在小朋友認字時,拼音寶寶幫了我們的大忙,現在拼音寶寶要走了,你還能認出這些字來嗎?指名讀一讀。小火車開起來。
(三)感受課文
1、課文有幾段。指導學生標自然段的方法。
2、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評議
3、感知課文主要內容:讀了這篇課文,又聽小朋友們讀了一遍。我想說:爺爺對小樹真好啊!小朋友你們想說什么呢?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一)學習第一段
1、這棵小樹在哪兒呢?出示第一段,請小朋友讀一讀。
2、自己練習讀。指名讀。
3、你能像這樣用上“我家門口有……”說話嗎?
4、再讀課文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課件演示冬天的情景),北風呼呼地刮,你發現小樹在寒風里怎么樣了呢,為什么?小樹在寒風里會說些什么呢?
2、爺爺聽懂了小樹的話。你看爺爺做了什么?指名讀句子。
3、暖和的衣裳是什么?看看圖,說說“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是可以保暖的衣服?有什么用?你還知道暖和的……?
4、請小朋友想一想,這時候小樹會對爺爺說什么話?
5、板書:穿衣,不冷。
6、指導讀第二段,讀出爺爺的關心和小樹的高興。
7、是呀,爺爺給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給小樹帶來的溫暖。小樹過得可快樂了。它會怎么感謝爺爺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四、寫字:指導書寫“不”字。
1、出示帶田格中的“不”字,看電腦中書寫的筆順,書空一遍。
2、學生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老師范寫:第二筆撇在豎中線右邊一點起筆。第三筆豎寫在豎中線上,上邊出一點小頭。最后一筆“點”要與左邊的撇對稱。
3、學生獨立書寫,寫后與范字進行比較。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4、展示學生書寫的“不”字,進行評改。
《小樹》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設計
教 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
課 題
5.爺爺和小樹
執 教
張 潔
學 習
目 標
1 1。認識“爺、棵、到”等10個生字。認識兩點水、利刀等5個偏旁部首。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們的道理。
課前準備
PowerPoint 課件
教學方式
啟發、合作
教學設計
教 學 內 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初讀感知
識 字
1.聽歌曲《愛護小樹苗》。
2.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愛護樹木嗎?平時,你們做過哪些愛護樹木的事情?
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課文講了一位老爺爺和一棵小樹之間的故事。
1.自由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同桌互讀課文,糾正讀音上的錯誤。
3.說話指導:你讀懂了什么?
說話提示:什么時候,誰為誰做了什么?
(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衣服,小樹不冷了;夏天,小樹撐開小傘為爺爺乘涼,爺爺不熱了。)
剛才,同學們讀課文時,課文里的生字娃娃急著想跟大家見見面,看!它們來了。
1.出示生字:爺 棵 到 給
穿 冷 暖 開 傘 熱
(1)借助拼音讀生字。
(2)去掉拼音讀生字。
啟 發
板書課題
提 出
讀書要求
課件演示
指導說話
激發興趣
課件演示
回 答
齊讀課題
自由讀書
說 話
讀生字
間 休
圖文結合
朗讀感悟
擴展詞匯積累語言
。3)用喜歡的字組詞。
。4)生活中,你見過這些字的半邊嗎?
教學生認識:兩點水旁、利刀旁、父字頭、四點底、人字頭五個偏旁部首。
(5)其他的字你怎么認識的?小組合作討論。
。6)匯報識字情況。
表演唱《愛護小樹苗》
1.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ā芭偷囊律选焙汀熬G色的小傘”指什么?)
2.看圖觀察:比一比兩幅圖畫有什么不同?回答上面問題。
3.冬天小樹不冷了,夏天爺爺不熱了,他們多高興啊!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體會爺爺和小樹互相關心的喜悅心情。
。1) (1)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 指名朗讀,讀后評價。
4.想象說話:小樹和爺爺之間會說些什么呢?
1.出示:暖和的衣服
綠色的小傘
2.讀一讀。
3.想一想: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暖和的?哪些東西是綠色的?
4.按“暖和的------
綠色的------”格式練習說話。
5.照樣子讀一讀、填一填。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啟 發
教 認
啟 發
課件演示
語言激勵
引導說話
課件演示
啟 發
課件演示
回 答
識 記
合作識字
讀書質疑
觀察
比較回答
讀文評價
想象說話
讀一讀
回 答
擴展詞匯
復習鞏固加深記憶
擴展活動
板書設計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
6.你還會說嗎?
-------的-------
1.課文中的字娃娃又想大家了,你們還記得他們么?不過,這一回他們又躲在另一個地方。看你認不認識他們?
2.出示:爺爺把一棵小樹當作自己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他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服;小樹也很有愛心,炎熱的夏天到了,小樹撐開自己的小傘給爺爺遮涼。爺爺和小樹真好。
3.小組互讀交流。
4.檢查、匯報朗讀情況。
下課后,兩個人一個小組,給爺爺和小樹加上對話、動作,互相演一演。
圖1
圖2
爺爺和小樹
暖
暖 暖和的衣裳 綠色的小傘
課件演示
課件演示
激發興趣
課件演示
組 織
擴展要求
積 累
語言擴展
質 疑
集中精力
讀一讀
交流匯報
《小樹》教學設計 篇6
上節課我們學過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保護了小樹。幾年以后,小樹長得怎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第一個句子。
①指名讀。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撐是什么意思?(教師可用動作演示)。
、诰渥又械摹熬G傘”指的是什么?要引導學生讀句子想,因為綠傘是小樹撐開的,所以它應該是長在樹上的密密層層的枝葉,即樹冠。在這基礎上讓學生看插圖加深印象。
③枝葉是“撐開”的嗎?可課文為什么這么說,請聯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苤笇ёx。讀的時候把小樹為什么要給爺爺撐開傘,撐開什么樣的'傘讀清楚。
(2)理解第二個句子。
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傘,爺爺怎么樣?指名讀,強調不熱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理解句子
“爺爺真好,小樹真好”。是本段僅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聯系全篇課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寫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寫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課文中去想。請你用這個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說說。
3.指導讀。要把夸爺爺,夸小樹的語氣讀出來。
(四)讀全文,從整體上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熟讀并背誦。
1.指名讀
2.引導加深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再看課題想一想:人和樹有什么聯系,讀完課文你知道了嗎?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作簡單小結:人和樹是有密切聯系的,爺爺保護了小樹,小樹就能茁壯成長,為人們做許多的事情,如:可以乘涼,可以美化環境,可以凈化空氣等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爺爺那樣保護小樹,那多好啊!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中休息——
(五)繼續學習五個生字的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熱”。
(1)先告訴學生“熱”字下邊是個新偏旁,叫四點底,然后指名學生說說怎樣記字形:重點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丟點。
(2)指導寫。先引導觀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寫兩個。熱要寫得上大下小,上邊左右部分一樣高,一樣長。下邊的四點底,一個點向左,三個點向右,兩邊點大,中間的兩點小,四點要寫得和上邊部分一樣寬。
2.出示生字“綠”。
(1)指名說怎樣記字形。重點提示右上第三筆橫要寫得長些,右下是
(2)指導寫。先引導觀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寫兩個!熬G”要寫得左窄右寬;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長;右邊第三、七筆從橫中線起筆。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記字。提示“真”字的里邊是三橫,“冷”字最后一筆是點。然后讓學生自己看范字,各寫一個生字。
4.鞏固學過的八個生字。
(1)認讀,重點讀“熱、綠、裳、真”四個字,說明要注意的地方。
(2)試默八個生字詞,不會的字可以看板書寫,做出不會寫的記號。
(3)教師巡視檢查全班試默情況,同學們練習剛才不會寫的字或錯字。
(4)正式默寫全課生字。
(五)總結
《爺爺和小樹》這課書學完了,同學們學得很好,做到認真讀書,一邊讀書,一邊識字,理解詞,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課文中想意思,這樣學語文才能學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讀懂課文。
《小樹》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9個字。
2.認真觀察兩幅圖,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真看圖,理解課文內容,發揮學生合理想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1.發揮學生合理想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愛護花草樹木嗎?平時是怎樣愛護它們的?你們為什么這樣做呀?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的第2課,爺爺和小樹(教師板書)齊讀課題,什么事把爺爺和小樹聯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開書看一看。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從哪兒看出來的?圖上畫的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圖
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從哪兒看出來的?圖上有誰,在干什么?
3.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描述這兩幅圖的,打開書。
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會認的字。畫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換檢查,看看畫出的字和標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確。
4.抽讀生字和會認的字。指導學生讀準“有、穿、冷、熱”這幾個字。
四、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1.自己讀讀第一段
(1)提問:讀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嗎?
(2)聽老師范讀,你聽出什么了?
(教師范讀時把“我、門口、小”這幾個詞讀得突出些。)
(3)學生自己練習讀。
。4)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5)指名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聲讀第2段,邊讀邊標出有幾句話。
。2)同桌互查標句子是否正確,互查后說說每句話講的是什么。
。3)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
板書:穿衣,不冷。
。4)教師范讀,你聽出了什么?
教師范讀時,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學生練習讀,同桌互讀。
。6)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的還不夠。
。7)引發學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樹,你會對爺爺說些什么呢?(目的是通過小樹感謝的話,進一步體會人類對樹木的保護。)
。8)出示填空練習,為背誦打好基礎。
( )天到了,( )給小樹穿上( )。小樹( )了。
口頭練習填空后,試著背一背。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讀這段,邊讀邊標出有幾句話。
。2)請兩名學生讀這段,讀后教師提問:“小樹是怎樣回報爺爺的?”
板書:撐傘,不熱
(3)教師提問:夏天,綠色的大傘指的是什么?看圖說一說,爺爺在樹下乘涼心情會怎樣?爺爺會說些什么呢?小組進行討論。
(4)請同學讀文,讀后評議,哪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
(5)學生練習讀。
(6)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7)指名讀,讀后評議。
。8)你能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小樹還能為人們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到樹木對人類的作用,人們離不開樹木。)
。9)出示填空:
。 )到了,小樹給爺爺( )。爺爺( )。
、倏陬^填空
、谠囍痴b。
4.朗讀全文。
5.背誦全文。
。1)看著填空練習背誦。
我家( )小樹。
( )天到了,( )給小樹穿上( )。小樹不冷了。
。 )到了,小樹給爺爺( )。爺爺( )了。
。2)教師出示圖畫,讓學生看圖練習背誦。
。3)試著獨立背誦。
。4)同桌互背,相互糾正。
。5)指名背誦,背下來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鞏固練習
1.完成生字本上的作業,每個生字寫3遍。
2.課后練習3,讀一讀,說一說。
。1)先讀一讀。
。2)進行擴展,暖和的 ,綠色的
講課反思
同學們,你們愛護花草樹木嗎?平時是怎樣愛護它們的?你們為什么這樣做呀?此時的學生已經逐漸進入到了課文的情境之中。他們在通過肢體語言、語氣體會、自由對話等方式。在愉快的表演中對課文的語言有了更深刻的領會。引發學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樹,你會對爺爺說些什么呢?(目的是通過小樹感謝的話,進一步體會人類對樹木的保護。我覺得,這樣做既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思想,同時又打破了傳統的“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的教學方式。擯棄了以往教師說的口干舌燥,學生還是目瞪口呆的局面。
《小樹》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認識偏旁人、刂、灬、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字,指導不、開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的故事,打開書,自己讀一遍課文,看看這些字你都會認了嗎?一邊讀一邊牢牢地記在心里。
2、按自然段讀:老師讀第一自然段,男生讀第二自然段,女生讀第三自然段。
二、新課:
1、師將深色葉子翻開(書上詞)
小傘、爺爺、撐開、穿上、暖和、一棵樹、冷熱、給我、來到
、 兩人互讀:誰有不正確的及時幫他糾正。
⑵ 請學生當小老師,會讀哪個就帶著大家讀哪個。
2、這些詞里有咱們這節課要認的10個字,他們也在樹葉下面藏著呢,快看看都是誰?
傘、爺、棵、到、冷、熱、給、開、穿、暖
、 你都認識他們嗎?自己快認一認。
、 指名當小老師,帶讀這些字。
⑶ 重點字挑出來,再讀,爺、到、冷、熱、傘認識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 通過圖,用基因識字的方法講解父:古時候,兒子犯錯了,爸爸教訓兒子的時候,手里要拿著一根棍子,就是父。爺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彎曲的樣子。
還學了哪個字有父?(爸)擴字:爹、斧、釜
3、游戲:試試誰的反應快!
將本課要認的字發給學生(兩人一組,一組一個字)
學生說字,拿這個字的學生站起來,帶讀。
4、兩人一組用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5、朗讀課文,把這些字記住。
6、我會寫。
不:
⑴ 觀察:有幾筆寫成?
、 每一筆是什么?
⑶ 觀察每筆的位置。
⑷ 師范寫。
、 生描紅筆順,再獨立寫一個字。
開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寫。
三、小結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爺爺和小樹》是一年級課文的第五課,本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了在一個農家小院里,冬天到了,爺爺為小樹綁上稻草御寒過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樹為爺爺遮擋猛烈的陽光,讓爺爺能在涼快的樹蔭下度過炎熱的夏天的故事。本文的語言口語化,以孩子的視覺、角度、立場闡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和諧關系,為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導,為孩子的行樹立了典范。在本課的第一課時教學中,我把目標定位在孩子能夠在一定的語境中,例如詞、句中初步認識生字,(通過自讀課文,對生字引起注意,詞語的認讀是對生字的又一次接觸,尋找反義詞、傘字與實物之間的對比、暖和的 的練說,意在幫助孩子記住字形、理解字義,第二課時中通過比賽、游戲來鞏固、強化)通過看圖說話、想象說話來感受爺爺對小樹的關愛,以及這種關愛對小樹的作用,同時給予孩子一個語言表達、釋放自己想法的一個平臺,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把文章的語言內化成孩子的語言。
但是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并未達到我預設的程度。在反復的思考后,卻又回到原點我為什么要上課?是我要孩子學嗎?不!作為一名教師更為重要的'任務是要在課堂吸引孩子,讓孩子要學。雖然這已經是一個每位教師都熟知的教學理念,但是面對我的課堂,面對自己的公開課教案,能否理直氣壯的說一聲我的教學是吸引孩子要學呢?我卻不能!在課堂上,忘記教學流程,縱然有緊張的因素,但是也正是因為課堂上,我墨守于教學設計,沒能夠根據學生實際的課堂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且在教案的設計時,就僅僅想我要怎樣把這些知識點去教給我的學生們,沒有想到他們想要怎樣去掌握,他們到底在怎樣的一個水平上。例如:詞語的認讀時,僅僅停留在認讀,沒有考慮孩子們到底處于怎樣的水平從而訓練他們記憶的深度;朗讀課文時,每一次的朗讀目標不明確,有層次、有目標的朗讀更能帶動全班的朗讀上的進步;在教學中的一些細節,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理解上的偏差、朗讀時總是糾正不過來的讀音時,自己該采用怎樣行之有效的策略來糾正孩子呢?面對一年級這些天真、無瑕的孩子,又應該用怎么樣語言和形式進行更為親切、生動、深入的進行交流呢?這些都應該是我為之努力的目標。
《小樹》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主題活動了解樹的種類及樹的用途(如遮陰、擋風沙、綠化環境、凈化空氣等)。
2、幼兒能背誦兒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激發幼兒愛護和保護自然環境。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flash動畫
2、擬人小樹圖片、背景圖等
活動過程:
一、師幼問好:奧爾夫問好方式集中注意力
師:寶寶好——!
幼:老師好——!
師:寶寶,寶寶,早上好——!
幼:老師,老師,早上好——!
二、小朋友欣賞flash,了解一些常見的樹
師:今天有好朋友來我們班來做客,看看它們是誰啊?
幼兒:樹
師:這都是什么樹呢?(柳樹、楊樹、蘋果樹、松樹、芙蓉樹)
幼兒同老師一起看flash說出樹的名稱。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些我們不認識的樹,你們和爸爸媽媽去公園或小區里看一看還有什么樹,然后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三、情境創設,引出兒歌:
師扮小樹苗:“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呀?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師:原來是小樹苗在哭。
師:我們一起來問問小樹苗為什么哭,好嗎?
幼:“小樹苗、小樹苗,你為什么哭呀?”
教師(以小樹苗的身份)講故事:“我們樹家族被人類破壞了,現在就剩下了我自己,在這里我好孤獨啊,北風都快要把我給吹倒了,我好冷啊,嗚嗚嗚……”(引出兒歌:一棵小樹好孤獨,北風吹來嗚嗚哭。)
師:孩子們我們怎么幫助小樹呢?
幼: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玩是不是也特別孤獨啊,那你們會怎么辦呢?
幼:找小朋友玩。
師:好!我們給小樹找朋友在它的身邊種上樹吧!
師:這樣它們手拉著手再也不怕大風了,看!小樹笑了。(引出兒歌:千棵小樹手拉手,大風見了也認輸。)
師:小朋友們幫助了小樹,太了不起了,老師就把這件事兒編成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引導幼兒學兒歌:
1、聽錄音提要求。
師:close your eyes小朋友們認真聽,
2、看幻燈片圖片,教師交代兒歌名稱,帶領幼兒分句讀兒歌。
3、學習兒歌:師帶領幼兒隨節奏拍手(拍腿等)說兒歌。(變換節奏型);
4、手指律動,集中幼兒注意力。
5、分角色說兒歌:一名幼兒說兒歌的前兩句,后兩句大家一起說。男女孩交替說;加動作說兒歌。
6、幻燈片兒歌:幼兒空中點讀兒歌。
五、師幼談話,進行語言思維訓練
師:提問:樹為什么是我們的好朋友呢,它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
幼:樹能長蘋果……
師:對,能結果子的樹是果樹。
幼:下雨的時候可以躲在大樹下。
師:老師告訴你們,下雨的時候,特別是雷雨天千萬不能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大樹能導電,這樣會出危險的。
師:樹蔭可以為我們遮擋火辣辣的太陽;樹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樹可以擋風沙、防洪。(師邊放幻燈片邊講解大樹的作用)
師:小朋友們樹(大屏出示字——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六、學唱歌曲《小白兔和小樹苗》:看flash動畫:
師:看小白兔在小樹林里玩呢!小樹林青又青,小白兔多開心,你來逃呀我來追……呀!小白兔跑來跑去的會碰到小樹的`,我們快用歌聲來告訴小白兔要愛護小樹苗吧!
幼:拍手有感情的唱歌《小白兔和小樹苗》。
七、游戲《運小樹苗》:
師:幼兒開小火車說兒歌,運樹苗。幼兒說兒歌開出教室。
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休息日帶幼兒認識一些樹。
教學反思:
這次語言開放活動,我組織了兒歌《小樹》主題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根據中班的年齡特點,利用幻燈片、圖片來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理解兒歌內容。語言活動著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想說、敢說。這次活動嘗試用拍節奏型的形式學兒歌,孩子不僅對兒歌有興趣,也能感受節奏的魅力。在今后的活動中,還應讓孩子多動手,大膽的玩起來。
《小樹》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感受故事中的不同情感。
2、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教學準備:
金色的小樹葉、背景舞臺、可操作的小動物、各類廢舊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猜猜教師手中之物,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小小的禮物,就在老師的手中,你們猜猜是什么?金色的小樹葉怎么會是禮物呢?請小朋友聽一聽故事《禮物》。
二、教師邊操作邊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1、師講述故事的第一段:小樹丫丫原來長得怎樣?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樣?(傷心、難過)
2、師講述故事第二段:誰走過來了?白兔看見小樹丫丫了嗎?它在干什么呢?(幼兒自由地講述)小狗走過來時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樣?(很痛)師出示小象:小象走過來了,它會怎么做呢?(幼兒自由討論,進行講述)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葉子,它在等待什么呢?
4、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的最后一段(小狗走過樹下……這片金色的樹葉是丫丫送給小象的禮物。)師: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沒有拿到樹葉?為什么它們摘不到樹葉?丫丫把金色的樹葉送給了誰?為什么要送給小象呢?(因為小象幫助了丫丫)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師:故事好聽嗎?我們再來聽一遍。(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故事里的誰呢?為什么喜歡它?(喜歡小象、幫助別人)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去關心、幫助他。小朋友,你幫助過別人嗎?你幫助過誰?你是怎么幫助他的?(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好朋友講講)師:幫助別人后,你心里覺得怎樣?(高興、開心……)師小結: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四、活動延伸:做禮物師:小朋友,有沒有人幫助過你呢?你們想不想也送件禮物給幫助過你的人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材料,等會兒請你們自己動手做一件禮物送給幫助過你的人。
活動反思:
隨著《指南》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活動中,應注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探索。本次活動,我為幼兒創設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興趣較濃,適合本班幼兒。
活動中仍有2個孩子參與不夠積極,興趣不高,原因估計有以下幾個:
1、材料的提供欠妥。教師投放的葉子是活動前與幼兒散步時撿回來的,并按類整理后投放,但各組投放的量太大,且未分層次,幼兒無法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葉子。
2、過于注重幼兒的主體性,導致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探索欲不強;顒又,當有個調皮的男孩子拿起較長的葉子當槍當劍舞動時,引得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忘了探索任務,也影響了原先正在探索的孩子。我為了體現自主,忽略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導致場面有些混亂。
《小樹》教學設計 篇11
主題生成: 環保是世界最關注的問題,為了培養孩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設計了語言主題活動,讓中班的孩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愛護植物。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讓孩子們了解樹與人類、動物的關系,產生愛護樹木的情感,知道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 活動主題:兒歌《小樹》 預設目標: 1、通過主題活動了解樹的種類及樹的用途(如遮陰、擋風沙、綠化環境、凈化空氣等)。 2、幼兒能背誦兒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激發幼兒愛護和保護自然環境。 活動準備: 1、flash動畫 2、擬人小樹圖片、背景圖等 活動過程: 一、師幼問好:奧爾夫問好方式集中注意力 師:寶寶好——! 幼:老師好——! 師:寶寶,寶寶,早上好——! 幼:老師,老師,早上好——! 二、小朋友欣賞flash,了解一些常見的樹 師:今天有好朋友來我們班來做客,看看它們是誰。 幼兒:樹 師:這都是什么樹呢?(柳樹、楊樹、蘋果樹、松樹、芙蓉樹) 幼兒同老師一起看flash說出樹的名稱。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些我們不認識的樹,你們和爸爸媽媽去公園或小區里看一看還有什么樹,然后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三、情境創設,引出兒歌: 師扮小樹苗:“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呀?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師:原來是小樹苗在哭。 師:我們一起來問問小樹苗為什么哭,好嗎? 幼:“小樹苗、小樹苗,你為什么哭呀?” 教師(以小樹苗的身份)講故事:“我們樹家族被人類破壞了,現在就剩下了我自己,在這里我好孤獨啊,北風都快要把我給吹倒了,我好冷啊,嗚嗚嗚……”(引出兒歌:一棵小樹好孤獨,北風吹來嗚嗚哭。) 師:孩子們我們怎么幫助小樹呢? 幼: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玩是不是也特別孤獨啊,那你們會怎么辦呢? 幼:找小朋友玩。 師:好!我們給小樹找朋友在它的身邊種上樹吧! 師:這樣它們手拉著手再也不怕大風了,看!小樹笑了。(引出兒歌:千棵小樹手拉手,大風見了也認輸。) 師:小朋友們幫助了小樹,太了不起了,老師就把這件事兒編成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引導幼兒學兒歌: (1)聽錄音提要求。 師:close your eyes小朋友們認真聽, (2)看幻燈片圖片,教師交代兒歌名稱,帶領幼兒分句讀兒歌。 (3)學習兒歌:師帶領幼兒隨節奏拍手(拍腿等)說兒歌。(變換節奏型); (4)手指律動,集中幼兒注意力。 (5)分角色說兒歌:一名幼兒說兒歌的前兩句,后兩句大家一起說。男女孩交替說;加動作說兒歌。 (6)幻燈片兒歌:幼兒空中點讀兒歌。 五、師幼談話,進行語言思維訓練 師:提問:樹為什么是我們的好朋友呢,它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 幼:樹能長蘋果…… 師:對,能結果子的樹是果樹。 幼:下雨的時候可以躲在大樹下。 師:老師告訴你們,下雨的時候,特別是雷雨天千萬不能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大樹能導電,這樣會出危險的。 師:樹蔭可以為我們遮擋火辣辣的太陽;樹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樹可以擋風沙、防洪。(師邊放幻燈片邊講解大樹的作用) 師:小朋友們樹(大屏出示字——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六、學唱歌曲《小白兔和小樹苗》:看flash動畫: 師:看小白兔在小樹林里玩呢!小樹林青又青,小白兔多開心,你來逃呀我來追……呀!小白兔跑來跑去的會碰到小樹的,我們快用歌聲來告訴小白兔要愛護小樹苗吧! 幼:拍手有感情的唱歌《小白兔和小樹苗》。 七、游戲《運小樹苗》: 師:幼兒開小火車說兒歌,運樹苗。幼兒說兒歌開出教室。 活動延伸:請家長在休息日帶幼兒認識一些樹。 教學反思:這次語言開放活動,我組織了兒歌《小樹》主題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根據中班的年齡特點,利用幻燈片、圖片來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理解兒歌內容。語言活動著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想說、敢說。這次活動嘗試用拍節奏型的形式學兒歌,孩子不僅對兒歌有興趣,也能感受節奏的魅力。在今后的活動中,還應讓孩子多動手,大膽的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