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談話:怎樣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
一、活動目標:
1. 了解做客過程中的禮貌用語及正確的交往行為,并能恰當運用。
2. 培養幼兒養成有禮貌,講文明的行為習慣,感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3. 能大膽交流和表達應怎樣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
二、活動準備
掛圖、布置家的情景。
三、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梳理幼兒已有的做客經驗。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都去別人家做過客嗎?去過誰的家做客呢?是和誰一起去的?(幼兒回答)那小朋友們去做客時的感覺是怎樣的?都干了些什么?(幼兒回答)
(二)通過故事《我是小客人》,引導幼兒進一步明確做受歡迎的小客人的正確行為。
1.師:現在呢,老師想講個故事給你們聽,故事的名字叫《我是小客人》聽聽故事里的冬冬是怎樣做客,他在做客時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教師出示掛圖后講故事)
2.師:我的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也聽完故事了,那老師想問你們:故事里的媽媽為什么生氣了?冬冬做客時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如果他不改掉錯的地方,李阿姨還會請冬冬到她家做客嗎?(幼兒回答)
師:那你們應該怎樣去做客,才能受主人歡迎呢?(幼兒回答)
3.教師小結:所以呢,我們到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講文明,就像小朋友們說的……這樣我們才是一個受歡迎的小客人。
四、延伸活動
創設情景:到老師家做客,鞏固幼兒的正確行為。
師:今天上午啊!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怎樣做一個受歡迎的小客人,那小朋友們想不想到老師家做客呢?
幼兒:想!
師:那好,老師當小主人,小朋友們就當小客人好嗎?
1.師:在做客前呢,老師還要問小朋友們幾個問題:
(1)做客時應該怎樣做更文明禮貌?更受歡迎?
(2)臨走時應該做些什么?
2.創設敲門,在吃東西,玩玩具的情景引導幼兒實踐做文明禮貌受歡迎的小客人。
師:去到老師家門口要不要先敲門?怎么敲,是不是大力地敲,還是輕輕敲三下(教師邊說邊做動作和說出敲門聲)
老師請你們吃東西時要對老師說什么?老師請你們玩玩具,玩過玩具后要怎么樣?是不是玩過了就把玩具亂丟一邊?
3.幼兒分組表演做客。
師:小朋友們都想去老師家做客,可是呢,老師家太小了,每次只能請幾個小朋友,那我們分成六組,每次請一組小朋友,還沒有請到的小朋友就坐在小椅子上睜大眼睛看看在做客的小朋友做得好不好,受不受老師歡迎?
4.小結
今天小朋友們到老師家做客都很有禮貌,老師很歡迎你們,記住了,以后去別人家做客都要講文明有禮貌,這樣你就受主人歡迎啦!好了……
故事《我是小客人》
一天,冬冬和媽媽到李阿姨家做客,剛到李阿姨家門口的時候,媽媽讓冬冬向李阿姨家問好,可是冬冬卻裝做沒聽到,頭扭過一邊。在客廳里,冬冬卻調皮地亂動東西,東翻西翻,媽媽生氣地對冬冬說:“在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吃飯的時候,冬冬把自己用的那個碗給打破了,媽媽很生氣地批評他,可是他還是裝做不知道,在旁邊的李阿姨卻說:“沒事沒事,小孩子不懂事。”當李阿姨進廚房再拿一個碗給冬冬時,媽媽又再一次對冬冬說:“在別人家,我們是客人,要學會有禮貌,進來要向人家問好,走時要向人家說再見,拿東西要輕拿輕放,這樣才是個文明禮貌受歡迎的小客人。”冬冬經過媽媽的一翻教育,在準備回家的時候,冬冬向李阿姨承認了錯誤,并向李阿姨說再見。李阿姨笑著對冬冬說,不要緊,只要冬冬有錯就改,我們大家都會喜歡你的,這樣你就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